张学明:我的生命还年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5-11-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虽然因为升学离开了和平学校,但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那里,因为,张学明老师对我们非常好,在我心里他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师。”家住河南省济源市王屋镇和平村的李清田说。

  王屋和平学校位于王屋镇和平村,距王屋镇20多公里,隔山相望,就是山西地界。这里山高林密,沟壑纵横,铁山河傍村而过,很少有人愿意来这里。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有能耐的也都搬到城里住了,大多数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了。

  61岁的张学明就在村里的学校任教,本该退休的他因为放不下孩子们,选择了退而不休。静静流淌的铁山河倾诉着他的衷肠:“和孩子在一起,我的生命是年轻的!”

  一夜无眠:5.6元与80元的抉择

  月色如水照无眠。1973年的一个夜晚,张学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喜的是终于当上了教师,可以和孩子们在一起。忧的是每个月只有可怜的5.6元,如何养家?烦的是家人一直让他去离家不远的铁矿上班,那里一个月能挣到80多元,还有年终福利。

  怎么办?一边是理想,一边是现实。一边是一个月80元天堂般的好日子,可以顿顿吃上肉,穿上皮衣皮鞋;一边是每月5.6元拮据的生活,但和孩子们在一起是自己的理想。

  5.6元与80元之间的抉择让他一夜无眠,反复思量之间,鸡已经打鸣儿,张学明起身穿衣回学校,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在我心中一直有个念头,就是一定要把孩子教好,让山里娃都识字。”这样单纯的念头,让他一干就是42个年头。

  42年来,张学明辗转在铁山河学校、王屋曹庄教学点、和平教学点。乡村的教书生涯让他的生活更加清贫,但是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张学明也没有放弃,而是咬紧牙关选择了坚持。

  2000年初,张学明结束了近30年的民办教师生涯,成为一名公办教师。这让他非常开心,干得也更起劲了。

  教学点:非常“6+1”的非常快乐

  和平学校坐落在山脚下,坐北朝南,门前有几棵白杨树,还有一条通往山外的土路。

  走进教室,记者看到偌大的教室上演着非常“6+1”组合——6个学生和1个教师。在这里,张学明进行的是复式班教学,前后黑板处各坐了3个学生,分别是一年级二年级。“一年级的同学,把黑板上写的这几个生字规范地写3遍。”只见张学明从后黑板走到前黑板,“二年级的同学,下面我们学习加减混合运算……”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每门学科他都亲力亲为,尽心尽力,不舍得落下一门课程。

  叮铃铃……下课了,不知不觉已经快中午了。这非常“6+1”组合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山谷里回荡着孩子们清脆的笑声。与央视的非常“6+1”节目相比,这里少了绚丽的舞台、热情的观众和主持人,但是却有着别样的单纯与快乐。

  到了吃饭的时间,孩子们自觉地洗完手、排好队,等张学明给他们盛好饭,就坐在小桌前围成一圈吃得津津有味。

  早些年,孩子们离家远,吃住都在学校,除了上课,张学明还负责给孩子们做饭。那时,山里不通自来水,张学明每天天不亮就到山下去挑水。40多公斤重的水,5公里崎岖的山路,张学明不时换着肩膀,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背。从春到冬,那扁担上咯吱咯吱的挑水声一直回荡在王屋山深处。这么多年,一日三餐,张学明总能让孩子们喝上开水,吃上热饭。

  下午两节课后,张学明送孩子们回家。村里有一条河,许多学生上学、回家都要经过这里。每天上学时,张学明把学生一个个背过来;放学了,再一个个背过去。这么多年,学生来回多少次,张学明就背了多少趟,从未间断过。

  一次,在护送冷沟庄学生回家时,水中的砾石把张学明的脚划了一个大口子,结果感染发炎了,走路一瘸一拐的,但他依然坚持给学生上课。每到节假日,张学明总要把家长召集在一起,把河水的隐患、孩子的安全“唠叨”一遍又一遍。因为不放心学生,假期里张学明也总是要到和平村转转、看看。

  变与不变:难舍山区师生情

  “张老师教了我们祖孙三代人,村里许多人都是张老师的学生,都和他很亲。”在王屋镇铁山河村委会,村支书刘国全提起张学明,充满了感恩之情:“张老师对每个孩子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记得有一年,父母刚给我买了一支新钢笔,就让我一不小心给弄坏了,我害怕被父母打骂,躲在学校不敢回家。张老师得知后不仅安慰我,还给了我一支新钢笔,我一直珍藏至今。”

  这么多年来,张学明不管在哪里教学,心里装的都只有学生,走在铁山河村和王屋和平村,村子里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认得他。他留给孩子们的除了温暖还是温暖,但是他却永远把自己放在最后,连生病住院还在牵挂着孩子们。

  2013年的一天,张学明骑摩托车去学校。半路上忽然一阵头晕,摔倒在地上,昏了过去……等他醒来后,不顾自己的病情又赶到学校上课。王屋镇中心校校长王国利得知情况后,多次督促他住院治疗,并安排教师替他上课,但张学明坚决不同意:“学生听我上课习惯了,会不适应新教师的。”

  时代在变,但张学明爱孩子的心从来没有变过。为了让村里的孩子们也能感受到大山外面的世界,去年12月,他联系郑州户外俱乐部,组织50多人到学校给孩子们上课、讲故事、做游戏;他还组织孩子们到世界地质公园远足,给孩子们讲愚公移山等寓言故事。

  2014年,张学明到了退休的年龄,但他了解到和平教学点很难留住教师,也放心不下这里的孩子们,选择了继续留在学校。“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能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很快乐,也很幸福。”张学明说。

  一座王屋山,一条铁山河,一个教学点,两个小山村……采访结束后,车子脱兔一样驶离这宁静的沟沟壑壑,记者的心被张学明与村里人像王屋山一样厚重的情感浸润着。落日的余晖照在愚公移山的群雕上,满山的烂漫红叶诉说着张学明的教育人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