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典范 筑梦朝阳——北京市朝阳区名优教师展示(之一)
马国晖:留住心灵的童年
马国晖: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优秀班主任,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获得者。
“马老师,早上好!”“早上好,希望你今天过得很快乐哦……”一如往常,马国晖微笑着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们的肩膀,迎接着每一个生命崭新的一天。上课铃声即将响起,只见小宇挥着小手如倒立的钟摆,垂头丧气地走来,“老师,您好……”的声音中透露出不高兴。
马国晖心里“咯噔”一下。小宇来自单亲家庭,特别胆小,她暗想:小心灵又受什么创伤了?拉着小宇进了教室,马国晖先给家长打电话了解了一下情况。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起晚了怕被批评。之后,马国晖便利用第一节课交作业的时机夸奖了小宇,并分享了自己之前迟到的经历。小宇一下子高兴起来,从那以后特别愿意跟马老师聊天。
马国晖常说,“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才能看懂孩子的心。”当我们把孩子捧为鲜花的时候,他就会拒绝再做野草;当我们用有温度的生命拥抱孩子的时候,孩子的生命也会随之被温暖;当我们彼此分享内心的时候,我们的心已经彼此住在了对方的心里。
马国晖的“育心教育”虽不是理论和实践相当完备的教育学,但却有许多实用的“绝招”。
不作定论,每个生命都是生长的。小强说自己“笨”,学不会做操,马国晖就跟他一块儿学,用行动让小强明白,没有“笨的自己”。
不贴标签,每个孩子都是灵动的。在马国晖的眼里,从不将孩子进行分类、贴标签。她常说,“教育是生态,小乖乖和小捣蛋,都是孩子的本性,教育人就是要发现、顺应和养护这种本性,让孩子成为独特的自我。”
不翻旧账,每个孩子都是全新的。许多孩子或许会有一些“错误的过去”,无论是家长或是老师在出现问题时,总会不自觉地迁移连接,“根本在于我们不相信孩子”,马国晖说,“一切教育应当基于当下,不能囿于过去的事件和观点”。
心即沟通。马国晖的“育心教育”便是一门沟通学。她通过每日记事、课间访谈、课外信箱、家长谈心、网络互动,等等,逐渐构建起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家长全面参与的沟通交流体。在这里,她住在孩子心里,孩子也住在她的心里:如一米阳光,温暖着一方美好;如一缕春风,吹醒了一位巨人……
心住童年,育人暖心。正如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校长丁兆惠所评价的,“明月入手,赠花留香”。马国晖的“育心教育”如是!(聂成华)
滕桂玲:创造教室的力量
滕桂玲: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中心小学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得者。
“老师,您有创可贴吗?他的手破了……”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带着同伴来到滕桂玲的办公室。“老师有呀!来,我先看看。”看着孩子的手指头,滕桂玲轻柔地说,“你先忍一下,我把污血挤出来擦去,再贴创可贴,好吗?”小男孩点点头,滕桂玲操作完后,不忘叮嘱道:“回家后,就把创可贴揭了,一直捂着不好。”
其实,这俩孩子不在滕桂玲班上,她也不认识,但是,无论哪个孩子到了她的面前,她都会“蹲”下来,融入孩子的世界。从19岁踏上讲台,23年来,无论是学生们的“姐姐”,还是孩子们的“妈妈”,滕桂玲不变的是对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爱。她把每个学生视为己出,正如妈妈看自己的孩子一样,每个孩子在她眼中都是完美可爱的。有了喜欢教育的底色,有了与孩子们的“好关系”,好的教育旅程自然开启。
创造一种属于教室的力量,这是滕桂玲多年以来一直努力的事。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滕桂玲特别在意教室的氛围。她不是强硬规定孩子们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而是因势利导,放手管理,甚至适当“示弱”,让教室形成一种良性的秩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安全感,让生活在其中的孩子学会相互关爱、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相互扶持,让班级变成集聚成长正能量的关系群。
关注“沉默的大多数”,这是滕桂玲异于许多人的做法。在班级工作中,教师很容易“抓两头”,即更多地关注表现最优秀、最突出的学生和问题最多、最调皮的学生。20多年来,滕桂玲帮助优秀生、成功转化后进生的故事几箩筐,但她更会有意识地关注居于中间、占班级人数最多的“中等生”。她的眼里有每一个学生,谁调皮了,谁眉头紧锁了,她都找合适的机会、用合适的语言与孩子们沟通。随着阅历和经验的增长,滕桂玲已经有了足够的自信,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和班级,她都能迅速地让孩子们因为感知到她的爱而喜欢她,因为喜欢她而乐于接受她的教育。
“班主任关系学”是滕桂玲倡导并不断研究的教育内容。这是一种相互信任、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既包含了师生之间、家长之间的情感沟通,也包括同事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甚至还包括学校及社区对学生成长有益的各种关系,是一个相互融通、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关系群”。
滕桂玲深知,童年的成长不可逆,身为教师,要以极其珍惜的心态去面对每个孩子的成长,为每个孩子编制一顶成长的桂冠。(蒋桂霞)
宋为:做一个“明白的教师”
宋为: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优秀班主任。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做了8年小学班主任兼数学教师的宋为一直在思考。
如何上好数学课,从课堂修炼成一个好班主任?如何设计特色作业,让孩子们内化知识、减轻负担?如何把运动引入班级,让孩子们学会玩、掌握规则?如何评价与激励,让孩子们的兴趣持续保鲜?如何搭建家校协作的纽带,促进师生、家长共同成长?……
在不断实践与思考中,宋为突然有所感悟,其实教育主要是教会人两件事:学和玩。孩子的成长主要借助两种力量的合力:学校和家庭。从小迷恋武侠小说的他,将其称之为“任督二脉”: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不仅课上会学而且课下会玩,就疏通了教育的任脉;让学生家长信赖,而不是审视,赢得家校的协同,就疏通了教育的督脉。“任督二脉”通了,就可以进行有序、有趣、有意义的教育生活。
就像习武之人找到了“武功心法”,宋为开始苦练招式。他坚信“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好学科教师”。他努力追求一种课堂,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孩子思考、表达、与人协作的能力;站稳课堂教学后,开始关注课后作业。他认识到,在儿童的教育中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兴趣,一是持久。于是,他将电脑游戏和班级评价进行融合,设计了有故事背景可以通关晋级的趣味班级评价机制;他将篮球运动引入班级,与学生在操场上奔跑的身影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开建班级博客,邀请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建设,成为师生、家长共同成长的第二课堂。
假期,每逢有升入初中的学生回到学校找他一起打篮球,与孩子在球场挥洒汗水和青春,这是宋为感觉特别荣耀的时刻。
接新班时,每逢有个别家长质疑新教师留作业少、带孩子玩,不久却发现孩子的学习兴致高了、考试成绩好了,紧握着他的手不断致谢时,这是“思考者”宋为感觉最幸福的时刻。
做了8年小学教师的宋为,也有他的困惑和倦怠:一节课上完了,总会觉得不理想;孩子快毕业了,总会觉得有遗憾。教育者的愿望并未在一些孩子身上得到呈现,促使他又不断思考。
宋为说,自己的追求是做一名“明白的教师”,他想用“且行且思”的行走方式,给同龄教师一点借鉴。 (刘术红)
屈晓娜:像花儿一样绽放
屈晓娜: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获得者。
孤独是什么?是热闹之外的冷清。就像现在的倩倩(化名)静静地坐着,看着同学们用笑声将偌大的操场填满。
“倩倩,跟我们一起玩啊。”倩倩眼里映射出星星般的光芒,笑意在她脸上荡漾。她微微晃动身体,似乎是接受了邀请,但就在大家以为她要站起来的那一刻,她又重重地坐下了。“你们玩吧,我看你们玩就好了。”说话时,她一脸落寞,眼里的星星黯淡了下去。
这样的场景,屈晓娜不止看过一次,每一次心里都是难言的苦涩。倩倩最初不是她的学生,却早早引起她的注意,由于先天因素,倩倩两腿无力,经常在校园里走着走着就摔倒在地。
成为倩倩的班主任后,屈晓娜不止一次揣测她眼里的校园生活是什么样子——乌龟想努力融入兔子奔跑跳跃的世界,但每一次用力的结局都是更深的无力感:原来自己和大家不一样。这样的孩子,善良而敏感。怕给人添麻烦,所以从不参加任何实践活动;做什么都小心翼翼,在集体里没有存在感。一朵花儿收敛了自己的芬芳,连窗外的阳光都不愿再看一眼。
实验小学的教育理念是“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那怎样才能给这样的孩子以幸福人生呢?屈晓娜坚信,好的教育会让每个孩子灿烂绽放,自主自信地创造幸福未来。
“同学们,我觉得咱们这个集体真好,三年级别的班都在四层,咱们在二层,你们知道是沾了谁的光吗?”新学期第一天,屈晓娜的一句话,让一直沉默的倩倩惊喜地睁大了眼睛,“啊,我有这么重要?”没等她回过神,身边的同学都向她投来感激的目光,“倩倩在咱们班真好”,“感谢倩倩”……屈晓娜趁热打铁,“集体的每个成员都非常重要,倩倩让我们省去了爬楼梯的烦恼,我们应该好好地关心、帮助倩倩!”倩倩黯淡的眼神里有了些许骄傲。此后,除了爬山这样的高强度活动,屈晓娜尽量让倩倩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同时,屈晓娜积极发掘、放大倩倩的优点。倩倩想象力丰富,表达流畅,她就以此为突破口,表扬倩倩,让倩倩为大家朗读作文。教师表扬的言语、同学们羡慕的目光,让倩倩的自信心逐渐增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