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中期评估报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5-12-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康丽 刘婷 吴绍芬)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前6年实现目标,特殊教育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全面展示教育规划纲要颁布5年来取得的成绩,教育部于11月24日、11月26日、11月30日连续召开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分别发布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的中期评估报告,并就下一步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明晰思路。

  与以往不同,这三次新闻发布会都是专家唱主角,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国残联专家团队,都基于第三方的视角与要求,坚持“独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在全国选取有代表性的多个省份多所学校,对我国2010年至2014年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进行系统评估。

  学前教育专题评估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认为,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年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学前教育资源快速扩大,新增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明显向农村倾斜,“入园难”得到有效缓解,“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义务教育专题评估组组长,西南大学校长宋乃庆认为,评估结果表明,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义务教育目标任务得到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实现了全面普及,均衡发展得到了全面推进,内涵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一些教育热点难点问题逐步破解,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显著,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特殊教育专题评估组组长、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认为,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年来,特殊教育政策保障显著加强,特殊教育投入力度明显增加,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各地以提高特殊岗位津贴的方式把提高特教教师待遇问题落到实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评估组也指出了问题,比如学前教育的“大班额”现象,义务教育的“中部塌陷”问题,特殊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有教师的质量问题。为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也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思路。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特别强调,发展学前教育、办好特殊教育的难点是教师,这不仅是经费问题,还涉及教师编制等问题。教育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护教师的基本权益。针对现在公众关注的“乡村弱”和“城镇挤”现象,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也表示,接下来,教育部将合理规划城乡学校布局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把乡村教育做强,把城镇教育做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