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5-12-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要加强四种教育重新定义教师

  周国平在《解放日报》撰文指出 什么是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本”,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尊重人的价值,而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是最宝贵的。第一个是生命,没有生命其他一切都谈不上。第二个是头脑,人是有理性能力的,是有智力活动的。第三个是灵魂,人是有精神需要、精神追求、精神生活的。所以,与这三样东西相对应,为了实现它们的价值,我们就有相应的教育。现在与生命相应的教育是体育,这个范围狭小了一点,应该扩大为生命教育。针对头脑的教育,我们有智育,就是智力教育,但不能限于知识的灌输,而应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健康成长,鼓励和培养他们在智力生活方面的爱好。相对于灵魂来说,我们有德育,还应该加上美育。德育和美育都是灵魂教育,如果说德育的目标是灵魂的高贵,那么美育的目标是灵魂的丰富。因此,我认为在学校应该有这样四种教育,就是生命教育、智力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重新定义教师

  沈祖芸在《当代教育家》撰文强调 在未来,教师的专业竞争力不仅是精湛的教学技艺,更需要拥有包括学生认知规律、学习问题归因、个体差异识别等在内的“学生知识”。未来的教师将是教育知识的发现者和建构者,其中教育知识的最重含量就是“学生知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精准识别学生的学习优势、学习风格、学习节奏和认知特点,从而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顺着“这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给予最适切的支持,这就是教师的“学生知识”。

  以往,优秀教师常常会有更丰富的“学生经验”,这个孩子一定会在这类问题上粗心、那一个孩子擅长这种题型……这些都是经年累月积淀起来的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学生经验”,它表现为一种直觉,无法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辐射。而学生知识则需要从大量案例或数据中提取分析建模,并实现可转化、可迁移、可辐射和可操作的特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