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生命中的“船长” ——电影《死亡诗社》里的灵魂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5-12-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吹着轻松的口哨走进教室,叫循规蹈矩的学生撕掉教科书上的页码,讲着课突然站到桌子上……这样一个人,似乎无论如何也无法与教师搭界。但事实上,美国电影《死亡诗社》就刻画了这样一个教师形象。这个名为基廷的老师,曾感染一代又一代人,影片还荣获了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死亡诗社》是一部干净、纯洁的电影。1959年的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向优秀大学输送男学生而著称,传统、刻板、单调是它的特色。其实,这所学校从来就不缺乏青春躁动而又怀揣梦想的男孩,但他们的好奇与憧憬被压抑掩藏着,直到基廷到来。

  基廷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到这所死水般沉寂的名校,激起阵阵涟漪。他为学生吟诵惠特曼为悼念林肯而作的诗《哦,船长,我的船长!》。他把学生带到校史馆,不是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而是让他们面对那些曾经生龙活虎的生命反观自己,他充满激情地说:“他们认为注定要成就大事,与大多数的你们一样;他们的双眼充满了希望,和你们一样。他们是否虚度时光,到最后一无所成……这些男孩现在都已化为尘土,如果你们仔细倾听,便能听见他们在低声耳语……及时行乐,让你的生命超越凡俗。”

  教学的任务与其说是将知识注入学生的内心,不如说是把人从灵魂深处唤醒。教学只为升学是短视,人生才是教育的靶心,基廷恰恰射中了它。如果说基廷开场白是直抒胸臆的,那么后来的每一课都是婉约含蓄的,他用诗歌为学生进行思想启蒙,“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诗的灵巧,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是的,诗从舌间滑落,就像蜜糖,使人情绪飞扬、灵魂驰骋。

  基廷用诗歌做帆,用思想做桨,引领他的船员乘风破浪,行进在他们最初的人生中。

  基廷的做法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他跳上讲台,提醒自己“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他质疑教科书,“撕掉书,要学会独立思考”,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他出人意料地把课堂移到球场,“运动是让他人把我们推向卓越的机会”,所以他让学生们读一句诗,再把球踢开,以激发他们的灵感;学生贺普金斯的诗只一句话“一只猫坐在垫子上”,但基廷没有批评他,反而说:“我不介意你的诗主题简单,有时美丽的诗其主旨是简单的事物,例如一只猫、一朵花或雨,诗可由任何事物获得灵感,只是别让你的诗平凡”;他的考试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让学生漫步,走得与众不同,“因为我们需要被接受,但必须相信,你们的信念独一无二,找到自己的步调,不管是洋洋自得还是傻里傻气”……

  基廷的课堂总是充满诗意,充满自由的气息和思想的激荡。唯有诗心通天地,他用人格魅力感染着一群压抑太久的年轻人。终于,学生潜藏的能量被彻底激活了,尼尔等人重新组建了古诗人社,黑夜里他们偷偷穿行于迷雾间,用诗歌取暖,在诗歌的激情里陶醉。他们不想“在安静的绝望中生活”,他们要找回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勇于探寻生命的精髓,啜饮生命的甘露……

  基廷用诗歌撞开了学校沉重的大门,就像盗火者给人以光明,而自己背负骂名一样,基廷因尼尔之死而被开除,但学生们在他离开时站到课桌上,独立、骄傲、自信,高声呼喊“哦,船长,我的船长”,来告别他们的精神导师、灵魂的拯救者,这足以让基廷欣慰,因为他听到了学生生命拔节的声音。

  教育就是让灵魂丰满,即使烛火一样微弱的光芒也能照进内心,它让我们保有生活的高贵与尊严,教师应该给每个凡俗的生命以非凡翅膀,让更多的心灵得到自由的长空。教师更应该是船长,为航线把脉,为未来掌舵。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锦州市铁路高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