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制助力教学研究转型 ——北京市朝阳区特色教研工作纪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5-12-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教师最需要什么样的教研活动?学科教学如何让学生深度学习?如何聚焦教学真问题设计教师培训主题课程……”11月10日,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的报告厅正在举行教研活动实效性研讨会,5位教研员边播放课件边讲述自己的思考和做法,招招实用,3个小时的交流竟然让教师们忘记了会间休息。

  这种交流不是“蜻蜓点水”式的框架探讨,而是实打实的“方案展示”,教研员们分享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改进策略,比如高中语文教研员何郁的“序列化、主题化、课时化”整体设计;小学语文教研员张瑾的“游戏化教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在讨论和交流中激发了教研员们对教研活动更深刻的思考和深层次的创新意识。

  像这样的研讨活动,朝阳区教研中心会定期举办,鼓励教研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直面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研指导策略,这正是朝阳区教研中心“教研员专业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

  “没有超越教师质量的教育质量,教研员的指导能力和学术引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一名教研员,只有对教研里的真问题进行聚焦,并能站在前沿进行系统思考,才能真正服务于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才能真正推动教研模式转型,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区域教育质量。”朝阳区教研中心主任杨碧君如是说。

  重学校课程建设 抓课程顶层设计

  课程改革的推进是学校课程深入实施的过程,也是一所学校良性发展的主渠道。2012年,朝阳区教研中心成立了课程研究发展室(以下简称课程室),这是在北京市六大主城区中率先成立的课程室。课程室人员可谓“高配”,有多位特级教师、博士和研究生。这样的部门设置,足以体现教研中心对区域课程建设的高度重视。

  区域整体课程建设能力提升,鼓励学校自主探索新型课程结构,强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顶层设计,是课程室工作的主要内容。围绕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升,课程室推出了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手册,组织了全区中小学课程领导力提升系列培训活动。3年的时间,密集的培训活动卓有成效,用一位校长的话说,“以前不了解什么是校长课程领导力,什么是课程资源,现在真正对‘课程’两个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地方课程开发和实施方面,朝阳区教研中心在北京市率先组织开发了“阳光足球”地方课程,编写了《阳光足球》读本,以丰富的示意图、微视频、足球操、足球游戏等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足球,一时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除了足球课程,在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方面,朝阳区教研中心也走在前列。今年,为进一步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全区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课程建设相统一,把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三级课程视域下的学校课程整体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市、区、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课程建设相融合的途径,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功能。同时,在劲松四小举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建设”主题市级现场会,会上展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课程建设有效融合的经验,特别是如何使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做法,得到了北京教科院领导的认可。

  近一年来,课程室又把工作重心放在区域阅读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化建设方面,围绕学生阅读量不足、阅读在不同学科的整合探究不够充分等问题,开始重点建构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阅读课程结构,完善教材体系、探索教与学方式,关注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以及学科内、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阅读素养。

  重教学全要素优化 抓课堂深度学习

  “这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快乐。从教学方式、教学性质上都有了革命性变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韩立福博士这样评价朝阳区教研中心附属学校的“阳光心态·智慧课堂”改革实践。

  为什么会有韩立福口中的“革命性变化”,原因很简单:教研员来了。

  教研院附中的教师告诉记者,仅仅上一个学期,教研员们进校指导工作的次数就达到200多次,指导教师开设区级研究课的次数达到10多节,学校教师参与全区各类教研活动共95人次,教研员对学校骨干教师进行“手把手式”的辅导。他们参加各学科教师的集体备课,走进教室听课,课后再悉心帮助教师改进授课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最需要的不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不是多大面积的校园,而是人才,是优秀的教师资源。教研员来了,就是神仙下凡了,真是要什么给什么,我们捡到宝了!”教研院附中校长牛辉刚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这样的赞美,在朝阳区的许多学校都能听到。近年来,学校课堂教学发生的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都与教研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课堂,特级教师出身的杨碧君非常清楚,只有将学生的学当做课堂的中心,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课。为此,区教研中心锁定“教学目标”这一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点,特别强调对学校课堂教学的跟踪调研,研究如何帮助教师确定科学合理、清晰明了、易于观察与测评的教学目标,不断修订完善《课堂教学评价量表》,通过评价指标的改变,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必须对学生进行研究,对学习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才能真正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才能构建多元、开放的教与学模式。”这句话已经成为区教研中心的共识。

  为此,区教研中心在推进“北京市基础教育学生学习方式系统变革”项目及区级重点课题“培养初中生学科核心能力的教学方法研究”项目研究的同时,还举办学科基地校现场会,提炼、梳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与学新模式,通过学科基地校辐射全区。

  “以前只关心自己讲课的水平,现在我更关注学生,重视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开始积极主动地为创设、构建恰当的学习背景、学习方式而努力,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启发学生去学习。”

  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从课程的角度思考自己的课堂,对研究学习有了热情,开始着手改变课堂。

  而现在,区教研中心还在筹建学习科学研究室,目的只有一个——研究课堂,研究学习。

  各学段围绕教学研究,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他们充分整合学校现有的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多种移动终端、区域教育云平台等信息化工具,构建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和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拓展学习,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新。

  区教研中心还以北京市“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习方式变革研究”项目为依托,在朝阳实验小学等实验校开展移动终端平板电脑进入课堂的运用研究实践活动。平板电脑进入课堂后,学校的课堂结构有了明显变化,原本“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逐渐被“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所代替。

  而以“学生学科核心能力”项目为依托,各学科围绕学科核心能力进行分析,开展了“尝试学习方式”研究、“学案学习方式”研究、“实验学习方式”研究、“题库监测”研究、“开放学习方式”研究等5个项目的研究,全区有近50所中学参加此项目研究,开创了学校主动进行学习方式研究的新局面。

  不仅如此,区教研中心借助高校研究资源,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开展“基于学生学科核心能力表现”课题研究,探索“基于学生学科核心能力表现的课堂教学改进”,使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重教学真问题 抓针对性教研指导

  “45%的课堂学生表现一般,有一定的热情和学习水平,但局部学习有处于被动的现象;20%的课堂学生沉闷、被动,学生的学习水平较低。”

  这是几年前教研员们调研的一次结果呈现。那一年,教研员们听了3070节课,对常态课中学生学习习惯及能力进行了调研与分析,结果让大家不容乐观。

  “看到数字和调研结果,才明白以前想当然的问题并不是真问题。”一位教研员这样说。

  问题就是方向,在大数据时代,这样有根有据的调研不仅让教师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教研员们明白了自己应该往哪里使劲儿,怎么用劲儿。区教研中心的每一个科室都拿出了“基于问题解决式”的定制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破解教学难题,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也才是一线教师真正需要的。

  高中教研室就“加强学科组建设,促进学校特色优质发展”的课题,提出区域专业支撑下的校本教研工作模式和学科核心组工作基地建设方案。

  初中教研室聚焦“促进区域教育公平优质发展”的主题和学校多且发展不均衡的实际,制定了“扩大视导面,满足不同需求”的策略,提出了每位教研员联系一所学校和教研组轮流视导学校的措施。

  小学教研室就“提升评比透明度和公平性”问题,制定了工作流程和标准。

  学前教研室针对与园所沟通不够的问题,提出调查问卷经常化和增加工作透明度的措施。

  课程室就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开展下校调研,走进学校,通过听课程汇报、查资料、进班听课、找教师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诊断,并撰写出详细的分析报告。

  区教科所围绕“改进科研管理,加强研究能力”的主题,构建和改进了“朝阳区教育科研服务与管理平台”和“朝阳区教科所科研员评价系统”。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质量分析和数据统计,以科学测评数据为依据对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评估、及时反馈和跟进指导,才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高中教研室主任这样说。

  数据是最真实的指向。由基于经验的教学研究向基于事实和数据的教学研究转变,就要求研究方式、方法要向更加科学、规范、理性的方向转变。而今,这样的研究在区教研中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话题     下一篇:微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