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应用型学科转型 积极服务社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2-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尤其是山东区域经济社会和交通行业发展重大需求,提高学科建设服务社会水平,是我们应用型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使命。”在山东交通学院教师代表大会上,院长陈松岩再次让全体教师吃下了一颗关于学校学科建设发展方向的“定心丸”。“只有基于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遵循应用型学科知识和组织双重属性,才能走出一条‘顶天立地’的办学之路。”

    202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粉土路基建造支撑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1年“高效智能全环境模拟道路加速加载实验系统研发”获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如今,山东交通学院的一批批应用型成果在交通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山东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改革 完善学科治理体系

    2012年,山东交通学院开始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在建设有鲜明交通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书写奋进之笔。

    “2011年7月之前,学校的学科建设职能由教务处承担,工作偏重专业建设。2011年7月,学校成立学科与研究生处,工作重心为研究生培养。”学校党委书记王焕斌介绍道,“2020年6月,学校优化学科机构设置,新设置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将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统筹考虑。”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借着转型“东风”,山东交通学院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院长直接领导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坚持将学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好,形成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自此,学校学科治理体系建设基本完善,而随着“交通运输+”战略思路的明确,高水平学科辐射带动效应也逐步显现。

    2021年,山东交通学院在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的排名上升了55位,2022年继续上升40位,连续三年位居山东省属高校绩效考核榜首,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逐渐显现。

    适应 优化学科建设布局

    “学科专业匹配支撑度较低,建议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统领作用。”

    “学科竞争力和优势特色还不突出,建议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下好‘交通运输+’这盘棋。”

    在学校党委会上,学校党委拿到了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为全校“量身定制”的学科报告,报告中不仅有对近年来学校整体学科建设情况的综合分析,还有对学校未来学科建设的改进建议。“报告对学校应用型学科建设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解决学科建设方向散、学科专业布局结构不优等问题。”学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楚金华说。

    为改善局面,山东交通学院坚持发挥学科建设的基础性作用,重新理顺“打造高峰+突出重点+培育储备+交叉融合”的学科建设思路,强化学校交通类学科特色,形成“134N”型学科梯队。

    直面发展中的问题,不断优化学校学科布局,常态化全面调研和分析论证学校学科建设情况已成为学校制度化惯例,而建设成效也不言而喻。2022年9月,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方案通过省审核论证,围绕交通运输工程主干学科聚力打造“交通运输+”雁阵式学科梯队布局的战略思路也进一步明确。

    发展 突出战略需求导向

    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背景下的应用型学科建设,强调的不是学理论证而是变现应用,强调的不是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的数量,而是要破除与政府部门、企业间的壁垒,解决产业链痛点,打通创新链堵点。

    “实现‘交院人’的‘交大梦’是山东交通学院执着的发展愿景。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理想,学校始终以服务山东社会经济发展及交通领域为落脚点,优化学校学科专业布局。”学校教务处处长汪明栋这样讲述学校学科应用型升级改造,“依托交通运输工程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推进‘交通运输+’学科交叉融合,将原有的道路与铁道工程等4个传统方向改造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先进建养技术等4个新方向。” 

    瞄准山东“八大发展战略”“三个走在前”,山东交通学院通过打造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陆上交通和水上交通两个特色方向,服务以道路、轨道、水运、通用航空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智能管控等领域,推动学校学科深化应用型转向。

    如今,学校“交通运输+”特色更加鲜明,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等单位编纂出版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已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

    “立足山东,服务交通,为建设具有鲜明交通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不断努力奋斗。”这是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改革治校和转型发展的共识,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山东交通学院探索出了一条高质量应用型学科建设之路。

    (楚金华 李洪华 严博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