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善抓发展“临界点”的校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5-12-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采访之前,从网上搜索夏志清的简历,复杂程度让记者看得有点眼花缭乱。因为他在多所学校做过校长,最令记者吃惊的是,一所在南方学校做得风生水起的校长,为了自己内心的向往,竟然不辞劳苦辗转到北京成为“年轻的北漂”。戴一副近视眼镜,剪着短短的平头,不听他说话,都以为他是北方人呢,但只要一激动,嘴里的方言就如豌豆般“蹦”出来了。

  可能是专业出身的缘故,夏志清对教育有着深入的理解。他认为,教育是科学也是人学,要学会精细与人文结合,善于“在针尖上打擂”。在他看来,学校管理不仅要在整体上把握形势,更要立足校情、了解师生的特点和需求,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学校不可能是千人一面、整齐划一的,每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自己的问题。所以,要从矛盾处、问题处入手抓“临界点”,这或许是夏志清17年管理学校的“秘籍”。

  做校长要人性化,办学要精益求精。为了找到问题的关键,夏志清会实地调研,不放过一个死角。因此,在毛嘴中学做校长,他会通过改造宿舍、食堂、整治校园环境来育人。“学生是从宿舍走向大学的。”话语朴实,但内涵深刻。

  为了让红极一时的仙桃中学再度“火”起来,夏志清深知“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管理还需“得寸进尺”。在了解名校兴衰变化原因的同时,夏志清还能很清楚地意识到学校文化积淀深厚、教职员工有强烈的荣誉感和危机感的优势,通过“三顾茅庐”,合理选人用人、激励方法到位,又让学校旧貌换新颜。

  作为“年轻的北漂”校长,夏志清在北京又先后执掌了两所学校。短短几年,他能赢得教职工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己的管理智慧。从抓校园环境建设到倡导新课堂建设;从抓硬件建设到人的发展、文化的营造,他具有精准的管理水平。

  在采访中,教师们对这位校长印象深刻:他对教师永远毕恭毕敬,教师有电话必回,有预约必见。

  也曾有纷繁复杂的事务缠身,但夏志清管理思路非常清晰:只有办学要素科学配置,求真务实的学校才能运行高效。管理遵规守纪,按程序办。办学则要不唯上,不唯洋,不唯书,不唯它。

  正因如此,不管任职于哪所学校,夏志清都能审时度势,对症下药,让学校发生积极的变化。“即使是一所普通学校,我也要追求卓越”。

  如何做一名好校长,夏志清一直在用实践和行动证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