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唤醒教师发展的主动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2-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广雅中学学科组组长对青年教师进行备课指导。学校供图 广雅中学教师在上公开课。学校供图

     “认识你自己”是刻在古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最有名的一句。每个人只有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才能发展自己。同样地,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成就学生。

    广东广雅中学站在不同教师个体的角度,适时适度予以针对性指导,激发、唤醒教师的自我发展主动性,让每一名教师实现专业化、专家型成长,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优质成长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文化即价值

    优良的学校文化能够促使教师把组织理想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向和动力,从而为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而精神饱满地工作。

    “和谐”是广东广雅中学办学的文化和理念,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特色。为此,学校提出“在和谐中求优质,在优质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的思路,引导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紧紧抓住对举而不对立的核心要素,推进和谐研究,如:人才培养——求德与才之和谐,课程教学——求传承与创新之和谐,校园建设——求人与环境之和谐,改革实验——求过程与结果之和谐,管理机制——求民主与集中之和谐。学校通过构建“和谐”文化,引领教师践行“和谐”教育,进而实现师生的和谐发展。在学校每学年举办的入学典礼上,校长都会和教师率领全体学生共同书写“人”字。“一撇代表品格,一捺代表学识,学习首先学会做人。学识广博、品行雅正,才是真正的广雅人。”这一幕,正是广雅中学和谐教育的经典片段。

教师即课程

    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要具备跨学科的意识开发建设课程,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

    近几年,学校开设了两门深受学生追捧的跨学科融合课程:“向西:中国发现世界”与“伟大的大航海时代”。前者围绕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等内容,探索中国与世界的未来走向,后者围绕哥伦布的“航海大发现”,内容涵盖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多个学科,实现人文、科学、艺术三大门类之间的深度融合,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思维活跃,观点开阔,激发了无限潜能。

    课程融合也为教师的教学打开了新的视野,比如承担“茶贸易与茶战争”课程的教师苏科庚,开始尝试以主题研讨的形式,打通生物、历史、政治等学科界限,进而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自2003年以来,学校积极拓展课程资源,利用每年的寒暑假,推出由本校教师、在高校就读的广雅校友以及部分学生家长共同开设的“博雅特色课程”,供学生选修。2015年起,面向社会开放,并引入旁听。我们惊喜地发现,教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造性地开发、实施“博雅特色课程”达500多门,教师们逐步成长为课程研发和实施的驾驭者,参与课程选修的学生数近1.5万人次。近3年受疫情影响,课程转向线上资源开发,吸引了近万人次线上参与学习。

教学即思维

    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之所以深刻,就在于他善于搅动学生思维的涟漪,把课堂的温度建立在思维的深度上。

    学校提出课堂要避免碎片化学习,而是要把单一知识点放在更大的概念和更宽的知识体系中进行内化和延伸。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来构建知识体系。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归纳知识、梳理逻辑、构建体系、形成思维的过程。在不断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与其他知识内容进行连接和融合。基于这种逻辑体系和思维方式所获得的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会让学习者产生一种触类旁通、豁然开朗的穿透感,其学习的深度、广度都远超碎片化学习的效果。

    基于“为思维而教”的教学理念,学校引导教师聚焦核心素养,通过课堂教学中的“点燃与提升”“互动与碰撞”“独立与合作”“放手与生成”,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TISA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即基于学习任务群(Task group of learning)、情境化设置(Immersion of situational learning)、问题链策略(Strategy chain questions)、发展性评价(Assessment based on sustainable growth)等教学策略开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TISA课堂教学模式,语文学科提出“高效学习型课堂的构建”,数学学科提出“情境+问题串推动概念生成例题+变式演绎概念应用”,英语学科提出“以评价为结点的‘教学评’一体化英语课堂”,物理学科提出“突出思维培养,走向深度学习”等,着力打造思维课堂,促进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

学习即发展

    学习是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的基础。只有向书本学习,向同行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向实践学习,教师才能成为一个反思者、研究者和引领者。

    在广雅中学,学校支持和鼓励教师开展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通过实践研究解决教学问题,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合作学习、学术支持等途径,推动校本教研不断走向深度研究。2021年,学校教学成果分别荣获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第六届中国创新教育成果奖。

    2020年,学校与高校共同建设“广雅教师AI测评实验室”,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系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自动化测评和分析,为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提供参考。同时,学校结合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自我诉求,研究并构建符合中学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转化为具体直观的“教师发展指数”,教师不仅可以测算自己的发展指数,也能了解自己在全校教师中的大体位置,进而转化为教师自我反思、自我规划、自我成长的内驱力。例如,有教师通过系统生成了个人发展雷达图,显示自己在培训学习、班主任工作、著作出版等方面表现较弱,为教师了解自己提供了客观评价,能有效激发教师自我成长的诉求和动力。

活动即载体

    活动是推动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实现专业成长的最好载体,为此,学校结合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研究,在校本教研方面推进“三个借力”:

    借力高校资源,构建高中—高校协同教研模式。学校联合高校举办以“新课程·新教材·新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开创了高校教授与高中教师同课异构的尝试,现场观摩人数超千人,并吸引了近20万教师全程在线观摩。

    借力省市教研院,构建院校协作教研模式。学校依托广东省校本教研基地的项目建设,联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以及广州六中、广铁一中、花都邝维煜纪念中学等基地学校,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吸引近10万人次线上观摩。

    借力省内外重点中学,构建跨省校际联盟协同教研模式。例如,承办北京—广州京粤名师教学同课异构及高中新课程改革研讨活动,联合湖南长郡中学、江西九江一中开展省际三校同课异构活动,联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湖南长郡中学、石家庄二中开展省际四校同课异构活动,有力促进了学校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深入理解和创新实践。

名师即资源

    名师是学校的珍贵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学校要始终把教师发展指导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让名师成为名校的标志。

    为此,学校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校园新秀—优秀教师—杰出教师—首席教师”的教师发展阶梯。同时,开展“分类分层成长”的教师发展四大工程:一是旨在研究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升科研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基础工程”;二是旨在帮助新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站稳讲台的“青蓝工程”;三是旨在培养具有某一领域专业特长的教学骨干队伍,为青年教师的特色化、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的“种子工程”;四是旨在培养骨干教师成为省市教学名师,为名师队伍提供高层次平台的“名师工程”。

    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在百年学府的儒雅文化浸润中,广雅教师为思维而教、为未来而教,用开放务实的胸怀以及从善如流的气度实现自我成长,成为生存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教育共同体,不断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这是广雅教师独具魅力的特质,也是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作者系广东广雅中学党委书记,该校为广东省校本研修示范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