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七日谈 23 提高质量贵在实实在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1-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刚刚落幕,立德树人、结构调整、精准扶贫、提高办学要素水平、依法治教……这些会议热词,指向的都是同一个关键词: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2016年教育发展的主题。

  天下大事,必始于细、小、实,提高教育质量同样如此。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相对宏大的命题,破解这个命题,必须有相对细小的抓手。今天,要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基础教育质量,必须明白几个问题:提高质量的落脚点在哪里?在每一所学校、每一间教室、每一个课堂,并最终体现在每一个学生获得了“有质量”的教育。提高质量的微观主体是谁?是每一个教师、校长、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和家长乃至其他社会个体,教育质量提高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微观主体力量的发挥。提高质量的主战场在哪里?在课堂。

  今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必须谋划好课堂这个主战场。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改变评价标准和方式……课堂是为了育人,教师在课堂上是不是目中有人,把人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作为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目标;是不是善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创造;是不是能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知识、传承文化,更能锻炼品行、形成能力……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无数细小的环节和命题需要解答,都有无数的细节需要关注。

  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警惕教育质量的异化,传统的课堂不变、教学方式不变、内容不变、评价不变,或者虽然“变革”但不能遵循教育规律,不能真正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不能把价值观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提高教育质量就可能异化成进一步提高考试分数、提高应试能力,异化成更多地批量生产缺乏创新能力的“人才”。

  教育质量是由一个个具体的课堂质量、具体教育细节的质量构成的,改变课堂的主力是教师。面对个性不同的学生,面对每个具体教育问题,处理校园内教育细节的是每一个教师。提高教育质量必须紧紧依靠每一个教师。课程内容要改革,课堂教学要转型,教师也要转型。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要实实在在把质量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主题。提高教育质量,贵在实实在在。一个“实实在在”,背后是无数的细事、小事、实事,是无数个孜孜求索教育真谛的人!激活微观主体的力量,激活教师的力量、校长的力量……激活每个微观空间的活力,激活课堂的活力、校园的活力、区域教育的活力……教育质量的提高才有源头活水,才能水到渠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