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课堂追求什么 ——“2015全国梦想好课堂公益展评活动”侧记
日前,“2015全国梦想好课堂公益展评活动”在河南郑州举行。此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和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郑州市中原区教育体育局承办。该活动去年4月启动,历时9个月,最终25名教师从近千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全国决赛。25节进入决赛的课堂所呈现的现象带来了诸多启示。
好课堂是“洗护合一”的
作为本次活动的首席专家兼评委,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针对决赛课堂反映出的问题作了专题报告。
经常有教师抱怨:“我都讲过两次了,学生考试还不会”,“学生笨,不努力”。在崔允漷看来,教师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教师备课时,要关注怎样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出来,以便于学生在课堂的学习。
“好课堂就是‘洗护合一’。”崔允漷说,我们原来一堂课40分钟,学生最后5分钟才做练习题,等教师发现问题就下课了。好课堂是“洗护合一”,一次性完成,教与评二合一。
崔允漷强调,课堂变革必须解决“差”和“异”这两大问题:
“差”是指没有真学会,成了学困生。其表现有二:一是虚学会,即没有经历习得过程,只是答案对;二是假学会,即经历不正确的过程。比如没有言语交流的语言学习,用不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
“异”是指没有考虑个体的独特性,采用一种学习方式,导致一些学生成为“游离生”。具体表现为“疑似在学”,即跟不上进度而滥竽充数,人在心不在;或“游离学习”,即从事与学习任务无关的事情。
教师要多问“胖问题”
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此次活动的评委、河南省教研室教研员申宣成认为,在赛课中能够做到以上三点的教师少之又少。许多教师都知道“问题比答案更重要”,但课堂上却充斥着大量的碎问碎答,而且不少是接龙式回答,缺少思维含量。他建议教师“不要问‘瘦问题’,‘瘦问题’就是非对即错的问题;而要问‘胖问题’,比如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想……”
教师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信任学生?申宣成在观课过程中发现两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是在课堂活动中,许多教师始终在寻找哪个学生能做得更好。二是在学生活动时,教师始终在不停地说。“课堂活动中,教师不停地发指令,其实是在干扰学生思考”。教师之所以不把时间交给学生,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就是因为还没有真正信任学生。
学生做了许多,但是学得很少。这是申宣成观课的一个发现。在他看来,核心原因是教师缺乏足够的体悟和分享:真正让学生从手到心、到脑,心脑手合一。“如果课堂上总是教师拉着学生跑,学生就很难有体悟,因为教师是用自己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活动,没有真正让学生自己去体悟。”
申宣成还观察到,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头脑风暴,但根本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许多头脑风暴是教师说出来的,孩子们先四五个人讨论,然后教师直接就代替孩子说了。这哪是头脑风暴?”
评价应多“主食”、少“糖果”
在课堂上,有时会看到一些教师面对学生生成的时候不知所措。在郑州市教研室原主任周文胜看来,其根源在于教学方案设计不到位。
周文胜强调,教师要通过设计评价任务、运用评价规则判断学生到底学得怎么样,用评价作为GPS来定位和导航教学方向。
教师要在课堂上有评价标准,周文胜以其中一节课上的表演为例,“学生表演吃榴莲,其评价核心应该是学生是否真正表现了吃榴莲的感受,是否掌握了相关的表演技巧。如果有了评价标准,学生就可以自己来评价,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价。”
“表扬如同糖果、巧克力,偶尔吃吃味道不错,如果天天吃,就会出现蛀牙,并导致营养不良。但鼓励是‘主食’,天天要吃不可少。”在评课环节,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陆蓉重点帮助教师区分了鼓励与表扬:鼓励是指鼓劲和支持,表扬则是指对一件事或品行的显扬、宣扬。陆蓉建议,教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这样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扬绑架,或输不起,或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