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不该“缺啥补啥”
近日,广东省政协委员叶文才呼吁中小学应开设急救课,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广东省教育厅回应,正在研究出台《广东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指导纲要》,将包括急救课在内的安全教育纳入省地方课程。针对教育部门应将急救课程费用纳入教育拨款的建议,广东省教育厅表示,学校可以统筹财政拨款和各项事业收入安排教育教学中的各项支出。
当前有一个令学校苦恼的现象,每次发生安全事故后,教育主管部门便会强调要设置相应的安全教育课程:学生自杀、自虐事件发生后,要求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早恋、教师猥亵学生被媒体披露后,又会引发增加性教育、自我防卫课程的讨论;监考教师猝死考场后,呼吁开设急救课……仿佛中小学课程设置漏洞百出,才是导致青少年各种事故频发的罪魁祸首,不设置相应课程便无法改变这种教育现状,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然而,这种针对中小学课程设置“缺啥补啥”的做法,原本就是一种极不严肃的态度,甚至是一种不懂教育的外行行为。主要表现在:
一是中小学课程设置有严格的国家标准和省级标准,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严格的课时规定,而这些规定又是经过相关专家反复论证之后制订的,必然有其科学依据,如果无原则地反复变更,无疑会给学校的正常教学带来困惑和混乱。
二是每一项新课程的增设,一定要有相应的配套,如经费、设施、专业师资等到位后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而这往往又是学校力有未逮的。
三是目前中小学课程其实已经涵盖绝大部分被要求增设的课程,只是因为应试观念、设备设施、师资配备不足等原因,使课程实施不到位,加上相应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能及时跟上,才造成学生相应能力发展严重不足的现状。
所以说,中小学课程设置“缺啥补啥”,表面上看是一种重视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做法,实际上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式、临时补救式措施而已。而且,当学校课程表上设置了相关课程之后,该如何实施,效果如何,反倒不会再被广泛关注。
因此,加强青少年交通、消防、急救、紧急避险等安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青春期卫生、体育锻炼、艺术审美等各方面教育,最根本的并不是在课程设置上找原因,而是要从课程实施上抓实效。而且在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广泛开展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以适应社会发展为要求,从整体上作出相应调整,而不是各权力部门都插手课程设置,随意增删课程。
同时,要加强各项课程建设的硬件设施、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能总是由一些缺少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应付了事。更为重要的是,改变应试观念和评价方式,不能总是将课程的落实寄托在纳入中考、高考上,而是要让教师、家长、学生从思想观念上作出改变,自发地、认真地贯彻落实这些课程,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否则只能“望课兴叹”。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广东省政协委员呼吁中小学开设急救课的初衷,但课程设置确实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有积极应对的心态和符合教育规律的坚持,切不可人云亦云,自乱阵脚。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武冈市稠树塘镇中心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