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了课程建构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2-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宁波市镇海中学由学生自主开发与实施选修课,把学生从传统的课程消费者转变为课程生产者,从被动的课程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课程建构者。这一变革从课程本身切入,无疑是破解当前“课改瓶颈”的重要抓手,在新课程改革的视域里迈出了极有价值的一步。

  学生在自主开设选修课过程中,经历了参与、策划、筛选、调整、积淀、展示、反馈、完善等环节,让选修课的开发成为在复杂多元中自主建构、生成、践行的动态过程。课程的开发彰显了学生的个体优势,并转化为团队的主题研究,从而让更多的个体受益,这就找准了撬动学生个性发展的支点,让学生的潜在灵性闪耀出迷人的光辉。

  我认为,镇海中学有几点经验值得总结与借鉴。一是放手课程开发权。把课程开发权全方位开放,从专家、学者、教师扩展到普通学生,让学生通过对一门感兴趣课程的穿越,从而抵达既面向个体又成就团队的教育。二是激发课程意识。让学生对身边的课程和自身的优势有相当的敏感性和自觉性,敢于并善于谋划自己的选修课程体系。三是培养课程能力。让学生的课程意识转化为课程行为,并在课程开发的技术环节,学会设计、实施和自我反馈与评价。四是培植课程文化。改革的深处是文化,课程改革也不例外。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前提下,努力培植人人皆课程、事事皆课程、处处皆课程的文化氛围。

  优秀的课程是生命成长的守望者,总是具有穿透灵魂的力量。学生个体或团队自主开发选修课程,开发的不仅仅是陪伴一个团队成长的载体,还是一份自信与惊喜,更是生命深处的行知、潜质和个性。

  (作者系四川省广元市天立国际学校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