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地理学习方式的差异
如果说识记是浅层学习,那么理解就是深度学习;如果说理解是普通学习,那么运用就是深度学习;如果说运用是普通学习,那么创新就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就是对基础知识的深挖,就是对所学知识的重构,就是基于已掌握的知识产生新认知的一种学习。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的,是在普通学习的基础上,一种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知识维度构建过程。
比如在《经线、经度和纬线、纬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简单讲述课本上的概念: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画出来的线,为了区别它们,人们给每一条经线和纬线起了一个名字,这就是经度和纬度。然后再讲经度是如何规定的、纬度又是如何规定的。讲完后,学生也许有些懂了,但这最多算是识记。
现在换一种方式,我们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找到经线和纬线,读出经度和纬度,再让学生总结经线、纬线的差别,寻找经度、纬度的变化规律。这样的学习,学生就能深刻地记住相应的知识点。
如果再换一种方式,先以“如何准确表述某个同学在教室的位置”引出问题,然后提出“如何确定地球上某个点的位置”,从而引发学生对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思考和讨论,并总结出规律。这样,学生既能全面掌握知识,也能深刻理解经线和纬线存在的意义,更能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运用“横纵”概念确定“位置”。
纵观这3种教学方式,第一种是教师枯燥的讲述、学生简单的识记,学生掌握的只是知识的一个“点”。第二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点”,还将知识“点”归纳成变化规律,形成了一条知识的“线”。第三种教学方式,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的点,又形成了知识的线,最后还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并构建了知识的“面”。最后一种教学过程,是一种能引起学生深度学习的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是课堂追求的方向,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是教学研讨的目标。
深度学习的课堂,必然是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课堂。在此之前,教师必须把基础概念讲清,再以问题为引导,引发学生的层层思考,深入探究知识的类型及特征,学会通过对比和总结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课堂,必然是能让学生进行开放式学习的课堂。组建学习小组,让基本的学习单位变得更小,从封闭式学习走向开放式学习。小组每个成员能否有效学习,关键看能否让同学真正成为“同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小组的组建过程中,在学习任务的分配中,考虑到全员参与的问题。
深度学习的课堂,必然是能让学生学以致用的课堂。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和工作。就地理学科而言,作为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既有利于认识学科的实用意义,又易于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可以使所学的知识点之间有一定的连续性、逻辑性、扩展性,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就教师而言,学习的主客体必须定位准确,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导火线和深度学习的催化剂,只需根据知识点之间内在的、隐含的关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朝着“点、线、面、立体”进行维度发展,构建稳定的知识架构。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布心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