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李解课堂 无师课堂在改什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3-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那些对课改的认识依然停留在教学效益层面的人,永难理解为什么还要推动无师课堂。他们会质疑说,岂能不要教师?

  没有谁不需要教师。没有教师,教育岂能有希望?要教师,难道就是把他们绑在成绩的战车上强迫他们成为分数的奴仆吗?

  要教师就该尊重他们,帮助他们从繁重、枯燥的教学中解脱出来;要教师就要把生活还给他们,让他们也能诗意地栖居;要教师就要唤醒他们内在的信念,让他们变得不再内心虚无;要教师就要帮助他们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让他们富有职业的尊严感。

  而找到和实现这一切,唯有改革一条路;也唯有让改革回到“人学”的轨道上来。必须声明,那些为了提高升学率的改革,是缺乏高度的“改革”,可以理解,但不可姑息,更不能鼓励。教育的改革,非要有胸怀国家和人类的大格局不成。那些只顾眼前、“唯利是图”的人,是做不了改革的。

  评判一种改革的标准,应该看他是否教会了人如何做人做事,看他是否引领和促进了人的发展,是否唤醒和激发了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是否能帮助人实现生命的高价值,而不是看他如何管理和控制别人,等等。如果改革不以此为标准,那只能是功利主义“目中无人”的“改革”。

  相比那些曾经功利性的技术改良,杜郎口中学已经艰难地从技术中突破重围。在校长崔其升看来,“课堂的灵魂是做人”,“学习的过程是修炼人性的过程”,“善良是最高的师德”。杜郎口中学的“开悟”给了我们一种智慧的启迪,那就是探索出来“直指人心”的教育路径,从本质上这就是“人学”。这样的改革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不要只把目光锁定在杜郎口中学课堂的效益上,其实每一个细节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寓意,“细节育人”。比如板书,显然不仅是在练字,而是在培养做事的态度,在展现每个人与众不同的个性,在培养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不从这种“教育”意义上看杜郎口,而停留在各种技术的研究和争执上,是一种误读。“仿我者死,学我者生”,这是崔其升的忠告。

  学杜郎口学什么,其实就是回答了第三代课改改什么的问题。杜郎口本质上是一种精神。胸怀天下、教育报国、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做人至诚、做事完美的精神,这是杜郎口教育的密码,也是全部精髓所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