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因读而生的文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访谈嘉宾

    程  志 浙江师范大学文传学院教师,江西省南昌市艺术创作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专栏作者、书评人,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3项,主编教材1部。

    张家鸿 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教师,《教师博览》(原创版)签约作者,曾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著有散文集《数过满天星》。

    ——————————————

    有些书,读过并不代表读懂了,唯有让书籍参与自己的精神创造与行动实践,这本书才能真正内化为生命的一部分。为一本书留下文字,或是批注或是心得,抑或是书评,都是能够让我们真正“拥有”一本书的方法。

    如何利用这些方法,怎样写一篇好的书评?浙江师范大学教师程志与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教师张家鸿各有自己的妙招与心得,他们都以写作书评、读书随感见长,更重要的是,他们十几年来坚持阅读与写作,始终保持与时代对话、与思想共振的能力。本期,我们就来听听他们讲述那些“因读而生的文字”。

    用文字真实地呼应书籍

    中国教师报:阅读对教师成长的意义毋庸置疑,但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读懂了一本书呢?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

    程志:所谓“读懂一本书”,我们可以认为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升华的过程,即我们首先应该从感性层面掌握这本书大体所讲之内容。从知识性的维度而言,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一本书得到了关于某种事物的系统性认知,进而清晰了解作者对研究对象更为深层的学理性认知。这是一个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

    当然,上述概念的认知还牵涉到书的种类问题,这直接决定了我们对“懂”的理解。换言之,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关于“懂”的意涵,“文学”的“懂”是要基于故事逻辑的发展理解其内在的情感蕴藉;“历史”的“懂”是要基于历史逻辑掌握背后的历史规律;而“教育”的“懂”则是要基于人自身发展的逻辑了解内在的心灵成长规律。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我想无非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论的说法,无论助力自身的写作,还是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指导,只有勇敢进行实践,在大量素材反馈的基础上与书本理论形成互动,才能真正将书中所学内化为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张家鸿:怎样才算读懂一本书,答案可谓众说纷纭、因人而异。话虽如此,读懂一本书也离不开如下几个特点:从书中照见真实的自己。阅读是为了遇见未知的自我,唤醒沉睡的自我。倘能如此,被读懂了的书就好似一面镜子,照见自我的千百种模样;读完一本书之后,比未读之时更能生发许多未知,从这个角度来讲,真正的读懂是已知与未知兼而有之。

    唯有让书籍参与自己的精神创造与行动实践,这本书才能真正内化为生命的一部分。这样的书在数量上不多。它不是读过一遍即废置一旁的,而是可以常常被重读的,从第一次读到不断重读,其中的时间跨度可以是几月几年甚至更长。有的书虽是读过的,却并不真正属于读过它的人,这也许与读者和书籍的气质不符有关,也许与阅读的时机或气氛有关,也许与读者的状态和情绪有关。

    中国教师报:一些推动教师阅读的学校通常要求教师写作读书心得,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教师应付了事,有些认真阅读的教师苦恼写不出好的心得、体会。在您看来,一线教师在写作读书心得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写作误区?

    程志:我对这种“应付了事”是心有戚戚的,因为我曾经经历过。一般而言,许多基层学校为推动教师阅读而推动教师阅读、为写读书心得而写读书心得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这里存在的问题有两方面可以谈。一种是学校为了应付主题性活动而举办的教师集体阅读,这种主题性、任务式的读书活动及其延伸出的教师集体写读后感活动十分挫伤教师的阅读兴趣。因此,许多教师应付了事。另一种是学校要推动教师阅读,但是阅读的书单往往显示出某种不专业的态度,或者学校的评价机制也显示出某种不合理,因此导致读书活动流于形式。

    一线教师在读书心得写作上存在流于单纯复述书中内容、形式主义甚至抄袭大话、空话等诸多问题,没有理论观照、没有经验例证、没有自我回应,这是许多一线教师在写作读书心得过程中最明显的几个问题。

    张家鸿:在不阅读照样可以应付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对写作读书心得或读后感也一定是应付了事的,因为这部分教师从未尝过写作带来的甜头。

    与阅读相比,写作不可操之过急。许多教师总是希望写作一蹴而就,急于写好。殊不知撰写读书心得的核心要义在于真实,而不仅仅是精彩。书籍真实地打动你,你真实地呼应书籍,文字真实地流淌自己内心的感受。写出来的文字让人为之叫好,也是长期修炼的结果。阅读与写作是教师成长的两翼,任一方面均不可急于求成。

    中国教师报:一篇好的读书心得应该是怎样的?在写作中,有没有规律和方法可循?

    程志:个人认为一篇“好”的读书心得有一个基本标准:需要与切身的教育教学产生一种体验式关联,并通过读书心得的写作有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书中所写相结合。在写作中,我认为这种体验式读书心得有规律可循,一般而言大体有几个步骤:第一是“内容总结”,在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对书中内容做一个概览式总结,或突出其中一点或总体评述书中内容;第二是“经验联想”,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展开对书中问题的联想,运用自身的实践对书中所写形成一种“互文式的例证”;第三是“理论升华”。教师自觉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对书中问题进行学理观照,让自己阅读的书籍形成一种内化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读书心得的写作中“见自己、见天地”,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

    张家鸿:在我看来,一篇好的读书心得有以下3个标准:其一,有自己。因读而生的文字,如果没有自己,那么心得就是虚的、假的、流于形式或应付的。有自己则有情有感,自己与书籍是彼此交融的;其二,有发现。书与人、人与书的相逢,要么带来喜悦、要么带来悲伤、要么带来震撼,皆伴随着独一无二的发现。经由自己的眼与心的发现,即便与旁人雷同也不必在意;其三,有感染力。有感染力的心得传递的是不绝如缕的书香,即便生活倥偬,书香依然倔强地环绕着。这3个标准何尝不是规律与方法呢?它提供的是入门的道,一篇好的读后感如能占据其一,即已完成对作品的回馈。

    书评是超越视角的共鸣

    中国教师报:书评作为另一种写作方式,您认为与读书心得或读后感有什么不同?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书评的?

    程志:就我个人而言,所谓读书心得和读后感并没有很大区别,他们都是一种感受性的理解。但需要指出的是,书评尤其是学术性书评写作则完全是一种不同层面的表达,书评是一种学理性的书写和表达,更多讲求思维的系统性和结构性,更加突出的是“评”。它是一种理论观照,是超越感性的理性表达。它需要自觉运用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所言之“症候式阅读法”,即书评某种意义上需要挖掘出写作者基于文字(“材料”或“档案”)背后所深藏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意涵,是一种基于事实基础或者基于作者呈现之上的规律性认识,带有某种普遍性,甚至某种程度上是超越学科界限意义的带有某种范式性的学术认同。

    我长期从事教育、文学、影视等方面的评论工作,评论是我与各种艺术创作者沟通的良好方式。至于书评写作,则是从我大学二年级就开始了。之所以选择这种写作方式,无疑与自己喜欢读书有关。彼时对于一个年轻学生而言,发表一篇书评不仅能获得老师的鼓励,还能获得一点微薄的稿费,这极大激发了我的“虚荣心”,此后便以此为乐,到今天也依旧在继续着。

    张家鸿:作家、书评家萧乾曾在《书评与批评》中写道:“书评是为非专家的、一般大众所做的批评。”诚如萧乾所言,书评是一种写作方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专门的写作方向,它是作者专注于书籍本身、专心于向大众推广遇到的好书的专有文字。而读书心得或读后感,更多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倾诉,是一种特殊的自说自话。与书评的专注、严谨、向外相比,读书心得或读后感更随性,更自在,更属于内心的诉求。当然,二者不是完全无瓜葛的。许多时候,它们彼此交融。

    自从提笔写作起,我就开始撰写书评,至今算来已过10年。这其中很长时间只写书评,直到近两年才写一些散文。之所以选择这种写作方式,原因有二。其一,书籍的魅力太大,读得越多,越有因读而抒发、倾泻的可能,越有想要让更多人知道好书存在的念想;其二,身为高中语文教师,我想让自己因阅读而一直处于蓬勃的状态。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同路人,甚至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近在咫尺的榜样。

    中国教师报:有人说,书评人应该站在俯视所读之书的角度来构架文章,您认同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