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创设立体化法治教育“磁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法院法官叶菁菁坐在教室的讲桌前,两名家长作为“原告”和“被告”的监护人分别坐在两侧,几名学生正在为一起“校园伤害事件”展开激烈的诉辩对抗。叶菁菁按照正规程序有序组织庭审流程。控辩双方据理力争,不断运用各种法律法规剖析案情,场面十分热烈。叶菁菁的另外一个身份是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浑河湾校区法治副校长。这个场景是学校法治教育课程实施以来,“校园模拟法庭”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一幕。

    为了深入探索中小学治理体系、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学校以立德树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根本,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法治教育,强化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从源头上减少青少年犯罪、校园欺凌等现象的发生。在探索实施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成体系的做法。

    着眼于教育治理体系,把好法治“方向盘”

    一是深入弘扬法治精神。学校将学生的法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既明晰学生法治教育与德育的关联性,又保持独立性,侧重于对学生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培养,进一步优化“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育人环境。

    二是整合法治教育资源。学校将法治教育纳入工作总体规划,鼓励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师参与法治教育,在全学段、全学科、全天候、全流程中渗透法治教育,优化整合、适时更新法治教育内容,通过完善法治大课程体系,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法治教育“磁场”。

    三是探索法治教育模式。学校致力于把法治教育活动做成实践课程体系,坚持以系统化的方式开展法治教育;致力于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法治教育资源,把学校法治教育延伸到社会,在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致力于把日常教育与集中宣传相结合,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等方面的作用。

    致力于教育培养目标,串起法治“课程链”

    一是在全学科中挖掘法治“渗透点”。学校一直倡导在所有学科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挖掘法治教育内涵,形成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法治教育。比如,语文学科在课外阅读、作文教学中融入法治内容,巧妙设计读书笔记、课本剧等多种大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接受法治教育;地理学科充分挖掘自然、环境、社会等多方面内容,逐步将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的价值判断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言行道德诉求;等等。

    二是在学科教材中梳理法治“小专题”。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师以系统化思维整合初中教材中的法治内容并形成教学专题。无论新知识教授阶段还是复习阶段,教师都以完整的法治思维贯穿教学过程,以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校本化方式组织教学。比如,教师利用角色扮演、案例辩论、情景模拟等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编制对应的法治案例、法律知识习题,带领学生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感受法律对青少年的关爱,领会法治思想、法治精神,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在实践中培育法治素养。

    三是在教学计划中纳入法治“校本课”。为了营造法治氛围,学校组织思政课教师团队,邀请法治副校长和司法系统相关人员共同开发法治校本教材《走近法律》,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每周开设一节法治教育课。《走近法律》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由“知法篇”“懂法篇”“守法篇”“用法篇”等部分组成。“知法篇”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懂法篇”重点讲解法律中与青少年自身息息相关的内容,如刑法中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和犯罪情形,民法中关于侵权的类型和判罚依据等;“守法篇”和“用法篇”通过大量案例解析,以案释法,具体讲述青少年犯罪、校园欺凌的成因以及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立足于学生成长规律,编织法治“主题串”

    学校将法治教育系列活动整合升级,开发了每学期至少开展3个月、每个月至少开展3次的“3+3”法治课程体系,将“学生法治教育课程”“教师法治培训课程”“家长法治宣传课程”等通过司法进校、社区联动、家校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形成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法治教育体系,通过一系列活动有效整合法治课程资源,确保法治大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是注入式主题活动。每个学期初,学校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法治专项培训,同时通过家长学校、班级微信平台面向家长开展法治宣传,做到家校法治教育协调同步、全面开展。

    二是分享式主题活动。每个学期中的法治教育主题活动月,学校都要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举行一次主题升旗仪式,利用演讲、朗诵、签名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开展一次法治宣传手抄报比赛,围绕主题精心策划、周密设计,用学生的视角表达对各项法律的理解;召开一次法治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案例,讲述自己的学法故事。

    三是沉浸式主题活动。每个学期放假前,学校对学科教学进行总结的同时,也会开展一次法律知识测试分析,将测试结果与其他学科成绩一起记入学生的成长评价手册,将法律意识的培养纳入学生评价体系。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参观法治教育基地,聆听讲解员对青少年犯罪案例的讲解,在真实事件中接受法律知识的熏陶。学期末的“校园模拟法庭”是学生最喜爱的法治实践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化身为原告、被告或控辩律师。“校园模拟法庭”由真正的法官主持法庭程序,通过辩论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

    此外,学校还通过校园电视台、广播站、大屏幕、展板等各种平台,集中开展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活动,创设良好的法治教育宣传氛围,增强全校师生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师生的法治素养和学校的依法治理水平,促进法治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明显提升和法治实践教育的成效。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