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乡村振兴 走进乡村教师李帅:与孩子徜徉在成长的路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秋天时,叶子宝宝们顽皮地下来玩,一会儿让风叔叔送他们到树妈妈那里,一会儿又笑着逃走了。小小的树叶舒服地躺在大地奶奶的怀抱里,再也不想跑了。”四季的自然变化,随着这些童真的文字飘进了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牛楼小学孩子们的心里。

    从来到乡村执教的那天起,李帅就一直把做适合乡村孩子的教育放在首位。玉米、杨棉、落叶纷纷进入学生的写作中,李帅结合农村孩子的生活经历,以四季变迁为主线进行了“小学生习作四季课程”的探索。为了鼓励学生多读书,他印制了国学经典背诵“口袋书”,并积极开展演讲比赛、读书笔记评比、“大手牵小手,共享读书乐”等一系列活动。

    在乡村,教师不仅要有纯熟的专业学科知识,还要具备一颗爱心、耐心、责任心。在陪伴成绩落后的学生小航学习了一个月后,李帅收到了至今难忘的一幅画,画上的男孩在太阳下快乐地玩耍。

    “我爱自己的工作,爱这些机灵可爱、生龙活虎的孩子,他们是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脉搏将永远和孩子们的心一起跳动!”看着画中孩子洋溢的笑脸,李帅感慨地说。

    站上心心念念的讲台

    大学期间,计算机技术是李帅的一项爱好。毕业找工作时,他顺其自然选择了一家网络公司。工作很顺利,也能够把自己所学与实践相结合,李帅每天过得很充实。

    工作不久后去外公家,听着外公、舅舅、二姨、三姨聚在一起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故事,谈到哪个学生以前调皮现在懂事了,谈到哪个学生后来接过衣钵成为了同事……听着听着,李帅出了神。时光仿佛回到儿时,他趴在三姨教室窗外向里看的情景。三姨讲课时神采飞扬,课后还没来得及下讲台就被学生亲热地围住,“那时候,我觉得教师大概是最幸福的职业。”李帅心中有了当教师的想法。

    想法刚说出来,就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那时恰逢所在县区招聘教师,李帅报了名,边工作边学习,一年之后终于站上了心心念念的讲台。

    2009年,李帅来到第一所乡村小学,感受最深的便是远。离家20公里的路程,每天要骑近一小时电动车才能到学校。学校的条件与城里相差很大,上课还是一书、一本、一粉笔、一黑板,教室没有多媒体,学生不穿校服,上课回答问题还是用家乡话。

    李帅成了学校最年轻的教师。

    当时55岁的校长向孩子们介绍道:“这是李老师,刚刚大学毕业就分到我们学校了,以后你们要跟着李老师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的大学!”老校长介绍完之后,李帅发现学生的眼睛都亮了,这时候他真正感受到自己责任重大,只有竭尽全力才能对得起讲台下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

    “那时候真的是与学生一起学习,每天放学我都会把课本带回家,晚上吃过饭就坐在电脑旁,在网上看教案,看课堂实录,不断修正自己的备课思路。”从家到学校大概需要一小时,李帅就在路上思考当天的讲课思路。

    半年多时间,李帅就像“孩子王”,每天下课都有一群孩子围着他,听他讲自己上大学的故事。课后李帅与孩子们一起打篮球,教他们怎样拍球、运球、投篮……

    学生喜欢这个年轻有活力的老师,他说的话在学生中间格外有影响力。一次与学生一起玩时,李帅嗅着空气中的花香,赞叹道:“咱们村里的槐花真香啊!”当天下午,许多孩子都带来了槐花,有的塞口袋里,有的用手捧着,还有的干脆用上衣兜着。

    捧着孩子们带来的槐花,李帅心里充满了幸福。看着眼前淳朴可爱的孩子,他知道自己要更加努力才能带给他们最适合的教育

    与孩子一起走进“四季”

    李帅非常珍惜培训机会,每次都会认真听讲、记录、反思,并努力把培训所得应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刚工作时,有些培训是针对骨干教师的,李帅没有机会参加,但只要有时间,他就在会场旁听。

    他把公开课或赛课都当作锻炼自己、积累经验的机会。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李帅不敢有一丝一毫松懈,教参看了一遍又一遍,教案改了一次又一次,从确定课题到讲课前,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在桌上备着课睡着了。

    在教学中,李帅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相对较弱,他与同事便把更多精力放在鼓励学生写作中,但效果并不明显。一次到滨州参加“情景随笔”培训,李帅发现对方所做的许多事情自己也曾经做过类似的尝试,但缺少系统性,缺乏理论依据。许多城市学校的成功案例,比如童漫作文、魔力作文等,虽然效果很好,但是对于农村学校孩子来说很难进行实际操作。

    生活即教育,李帅想到了陶行知先生的话。在陶行知看来,与生活产生了关系,以生活为中心,便产生了教育。也就是说,与生活能够产生密切联系,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就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教育

    于是,从2015年秋季开始,李帅带领学生进行生活化随笔作文练习。学生作文取材来自于乡村生活本身,来自大自然。对于乡村孩子来说,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大自然,他们对四季变迁的观察和体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春天,他们能接触小树发芽、麦田返青;夏天,他们能深刻体验到树木变化、麦收繁忙;秋天,他们能看到树叶变黄、玉米成熟;冬天,他们能看到落叶飘零、大雪纷飞。黄店镇在大棚蔬菜种植、玫瑰花培育等方面有特殊优势,孩子们可以在此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充分的观察体验。

    就这样,李帅与学校老教师一起依据四季特点整理出关于农活的时间段,确定什么时间可以观察什么、体验什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此外,他还与各班教师交流,依据课标明确该学段在习作上的学习要求,并把目标与四季作文相结合,写出了一套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

    对于传统节日、特殊气候,老师们也会形成即时方案,尽量让学生多方面体验,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比如在冬天第一场初雪过后,校园满是积雪。孩子们兴奋地一边玩雪一边扫雪,扫雪的过程在每个人的笔下成了不同的文字:“雪,在冬姑娘的带领下无声无响地闯进了我的生活”“我们拿来一个大扫帚,用扫帚使劲向前推,如波浪状的水与雪被我们推着走”“只要我们团结,什么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除了写作,李帅还在四季课程中融进了德育活动等。学生在特定的季节可以了解农具、认识农作物、亲近大自然,以各种农作物为原材料进行手工制作(麦秆画、粮食画等),开展玫瑰精品课程。

    “他们是乡村的孩子,也是大自然的孩子。我要与他们一起走进‘四季’,拥抱自然,成为乡村最坚定的守护者。”李帅说。

    一心只为乡村教育

    2016年,教学出色的李帅除了教学工作以外,兼任学校业务副校长和学区语文教研员。角色的转变,也带来了思想的转变。以前是关注怎样教好本班学生,成为教研员之后,李帅更多在思考如何开展教研活动、如何评课、如何引领其他教师专业成长。

    团队里的老师偶尔会因为太忙而无法参加活动,这一点李帅非常理解。他自己就常常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各个学校之间,很多时候要工作到晚上11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李帅尽量自己多做一些,为老师们减轻负担。但是在教学研究上,他认为一线教师不能推脱。教学研究是为了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而展开的探索,最终指向的仍然是教学本身,好的研究不但不会加重教师的负担,还能够将教师从烦琐无序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过一种更有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活。2016年,学校两位新任教师参加了“一师一优课”评选活动,并获得市级优课;2017年县级优质课评选中学校获得多个奖项,并有一人入围菏泽市优质课评选。

    2020年,李帅调往牛楼小学担任校长。牛楼小学与他以前工作的学校相比,规模比较小,学生有200多人,学校有6个教学班,10名教师,35岁以下2人,45岁以下2人,其余都在50岁左右,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

    作为学校负责人,虽然学校离家很远,李帅仍然坚持每天早晨第一个到校,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入校,每天最后一个离开学校,每个班级检查一遍再走。

    李帅还记得第一次与全体老师见面时的情景。那天天气很热,开学在即,简单交流之后,李帅就撸起袖子与老师们一起做开学前的准备工作。老师们不怕脏、不怕累,整理教室、清理花园杂草、消毒……经过全体老师一天的努力,校园焕然一新。这也给李帅很大的信心,这个团队虽然人少,但都是脚踏实地、务实工作的人。

    当校长之后第一次开学典礼上,看到台下200多名学生,李帅知道自己的担子更重了,这些学生背后是200多个家庭,家长的信任、领导的寄托让他一刻不敢懈怠。

    第一次家访,通过对部分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李帅得知多数学生家里有蔬菜大棚,家长一年四季都很忙,对孩子缺少陪伴,但同时也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更让李帅意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困扰学校发展的硬件问题基本解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帮扶下,贫困家庭也很少再为上不起学而发愁。

    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百姓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的发展如果没有自觉、丰厚的内涵为支撑,就可能流于浅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培养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跳农门”的学习观,就会产生恶性循环,学校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培育出的学生,即使成为农民也只会是老式农民,不会有“科技兴农”的胆量和魄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