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教师的信为学生撑一把伞
日本科幻作家铃木光司说,因为我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伞。作为一名老师,能站在儿童的立场,体验他们的经历,理解他们,这一点极为重要。
在许多培训会议上,我都会告诉年轻教师:涉及学生的问题,首先不是判断是非,而是去思考他们何以如此?
对于长期不交作业的孩子,最简单的方法是严厉呵斥,反复惩罚。最难的事是寻找背后的症结,是能力问题还是习惯问题?是信心崩溃还是内心厌倦?每个动因都能提供千百种改变的方式。但忽略这些,即使改变了结果,一个活泼泼的灵魂也已经受到伤害。
一个调皮好动的孩子,如果只看行为,往往会被贴上不好的标签。因为他时常犯错,总是成为破坏秩序的那个人。但如果能真正走进他的内心,看到他的渴望,会发现光芒隐藏其中,迫切希望被人看到。
我对孩子的理解并不仅仅来自教学经验或者理论知识,更多是内心的体验,是自己曾经的困扰和黑暗的再现。它们让我更深切地明白,每个孩子心中都有风起云涌的宇宙。当我在工作中情绪不佳时,学生时代“淋过雨”的自己就在脑海中出现,怯生生地在我面前,无助而忧伤。
教育最难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理解。每一个教师都曾做过孩子,当我们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身处压力与焦虑之中时,不妨想想,如果你是学生,会希望自己怎样做?
基于这种理解,在我准备一节课时,往往会做两件事。
一是暂时忘记教师角色,以一个单纯的读者身份去阅读文本,标记阻碍我思索的细节,找到让我困惑的问题。这些障碍也必然是孩子会遇到的。从这个角度准备,许多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会出现,进而成为课堂交流的重点。
二是冥想。坐在安静的角落,一次次想象教学的流程,我会创造无数个孩子的发言场景,或错误,或偏颇,或荒诞,然后看自己如何应对。经历这些之后,我更容易明白如何达成教学目标。因为我经历了学生的思考,体验过他们的体验。
《孙子兵法》有云: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是一个老兵的经验。在今天,教学越来越从教师单纯的讲述转向师生共同的探索,作为协作者、指路者,探明路中的陷阱,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师生关系如此,教学设计如此,课程的开发亦如是。
当下,真实性学习越来越成为教育的主流。所谓真实性,就是让知识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与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
我所在的学校以项目制学习为特色,开发了许多立足于儿童生活的课程。在新生入学课程中,我们尝试教会学生绘制上学路线图,协助制定学校不同区域应该遵守的规则。我们给孩子开设交友课程,让他们了解其他伙伴,学会与他们相处的技巧。我们设置“孤独、害怕”类似的情绪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情绪都是正常且可以处理的。
我们从儿童的角度关注万物以及社会。恐龙课程带他们了解远古生物,学习考古技能;风筝课程让他们探索飞行奥秘;雨花石课程让他们的视野从地质知识转到城市故事……
课程即生活,当学校以儿童的内心为起点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每个孩子走在他们应该走的路上,穿越他们应该穿越的旅程,我们就能弥补当年自己失落的梦想,让那些不应该存在的暗影光亮起来。这样的经历,让童年真正属于了童年。
孟浩然有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个春夜,当诗人在潜意识中想起昨天落了一场雨,于是他担心庭前的花落了多少。这是一种与万物同感的“仁心”。此刻,诗人与花同在,与雨同在。他在同情、关爱、理解,因为他也遭遇过风雨,明白生命的脆弱与无助。作为老师,当如孟浩然,永远能听到雨声,因为我们都是“淋过雨”的人。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赫贤学校小学部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