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视角 圣陶学子为何如此感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4-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此般美景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人间仙境。此番我们一行十余人驱车近千公里来到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探访神秘的教育桃花源——圣陶学校。

  半个月前,王天民在我的字典中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寥寥数日之后,我们却不远千里来探访这个充满神秘感的人物。4月7日,在圣陶学校课改现场会上,我终于见到了王天民。

  这位76岁的老人精神矍铄,双眼炯炯有神。令我意外的是,老人看上去竟然如此淳朴。他的一言一行透着质朴和慈祥,说话的语调虽然带有口音却十分亲切。除了王天民之外,圣陶学校学生的表现也令我惊讶,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行为举止,都令我对圣陶学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也期盼早一分钟到这个教育的桃花源一探究竟。

  当天下午,我们一行人终于走进了圣陶学校。第一眼看到圣陶学校,用大跌眼镜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破旧的教室、残破的台阶,这里办学条件完全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许多同行都与我有相同的感觉。但是,随后看到的一切却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内心。

  随着人流,我们走进了圣陶的教室,进门那一霎看到的景象深深地触动了我。教室里没有教师,都是学生。孩子们几人聚在一起,正在进行着讨论。真正令我惊讶的并非孩子们正在学习超出他们年龄的知识,而是我站在他们身边近10分钟,竟然被他们视作空气,其他教师也“遭遇”了相同的情况。我不禁感慨,何等的专注才能让他们无视众多来访者的存在。有这样的专注,学习效果自然可以预料。

  随后我们又遍访了学校的每一间教室,基本情况如出一辙。为了更深入地探寻圣陶内在的教育文化,我开始和许多不同年龄的孩子交流。在与一名初三学生交谈后,我对圣陶又有了新的认识。交谈的对象是个女孩,笑容很灿烂,在交谈的过程中没有一丝紧张。起初的聊天很轻松随意,突然我话锋一转,问她:“你们这里难道就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吗?”“没有。”女孩斩钉截铁地回答。“怎么会呢?”我反问道:“哪所学校都有不愿意学习的孩子呀?”接下来女孩的回答让我又一次受到震撼。“因为老师会陪着我们,直到我们自己学会了,老师才会去休息,我们不想让老师那么辛苦。”乍听起来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看着女孩的眼神,没有游离、没有闪躲,相反却是天真朴实。我相信她,相信她带给我的心灵的触动。

  我不禁开始反思,反思的不是我们是否像这里的教师一样去爱学生,我们从来不缺少对学生的爱。我反思的是,我们的学生能不能像这里的学生一样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爱?能不能在体会到教师爱的同时,改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有没有发自内心地感谢为他们辛苦付出的教师?于是,我默默地为圣陶的教育品质点赞。

  世间万物皆有道,其中的精妙不可能一时半刻就完全参透,参透一二已是受益匪浅。我想,随着不断地学习,或许能参透其中更多的奥秘。

  (作者系北京市昌平区兴寿学校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