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解码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哲学基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4-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李平:从1998年杜郎口中学课改算起,高效课堂的推行已近20年时间,其影响力已冲出国门。随着高效课堂的普及和深入,近年来,我在各地讲座时发现,大家不再满足于高效课堂的技术和操作,而开始追问高效课堂背后的学理。

  杜金山:正常!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是空洞的。高效课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两大支撑功不可没,一是实践的成功,二是理论的成熟。

  高效课堂理论体系的建构,真正走了知行合一路线。数以千万计的课改实践者们,边实践、边思考、边建构。高效课堂对一些教育的基本问题不断进行追问,确实颠覆了许多人的教育观念,也实现了理论上的一些突破,从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的高度,开始了高效课堂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周国平先生早就发现,教育的问题教育专家往往无法给出清晰而明了的解释,真正能给出最简单又最根本回答的,恰恰是哲学家。高效课堂理论的最根本之处,也一定是哲学意义上的回答。

  大道至简,高效课堂的哲学基础表述起来也很简单。我们认为,任何人的学习行为都是“主体性行为”。

  

  李平:什么是主体性行为?

  杜金山:高效课堂所有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从这五个字生发出来的。想真正理解高效课堂,一定要把这5个字刀砍斧剁般印在自己内心的最深处。

  人的一生是由数不清的行为和行为所产生的结果组成的。如果我们按照主体是否参与进行分类就会发现,只能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为主体不必亲自参与,这种可替代的行为,我们称作“客体性行为”;还有一种是行为主体必须参与,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作“主体性行为”。

  

  李平:世上有没有纯粹的客体性行为或主体性行为?

  杜金山:有。比如对绝大多数商品的占有,就可以是纯粹的客体性行为:有钱,可以雇人买;有权,可以命令别人做;有情,可以指使别人代行。而个人的冥思苦想,就是纯粹的主体性行为。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主体性行为与客体性行为相互交织,客体性行为往往是主体性行为发生的条件,但这个条件不一定是必要条件。

  

  李平:很显然,吃饭、睡觉、运动等,都属于主体性行为。任何人的学习,也一定是主体性行为。

  杜金山:如果大家承认并接受学习是主体性行为,理解高效课堂的一些基本主张就不会再有障碍。比如,“主体不参与,学习就不会发生”;“教师的第一责任不是传道、授业和解惑,而是对主体的唤醒。好教师,就是善于唤醒学生的教师”;“教师和家长在教育中所犯的最大错误是试图替代,即试图用教师或家长的客体性行为替代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行为”;“学习主体(学生或者其他学习者),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依赖”;“教师和同伴只是学习主体发生学习的条件之一,而且该条件既不是充分的,也不一定是必要的,更不会是充分必要的”;“条件(教师、同伴……)不能替代主体,条件也不能抱怨主体”;“生命成长的条件,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适当最好。过多的条件,不仅不利于生命的成长,反而会过犹不及,甚至是物极必反。条件过度和教育过度,绝不是优质教育”。

  再比如,“教完不等于学完,教得好不等于学得好。学完才算教完,学得好才算教得好”;“所有的学习从本质上讲都是自学”;“所有的管理从本质上讲都是自我管理”;“所有的教育从本质上讲都是自我教育”;“教育,就是主体间的相互影响”;“教学,就是主体间的交流活动”;“学生的学习是从感知到理解到化育入心的过程”;“全相感知、思维完型和意义构建是保证主题学习效果的核心”。

  ……

  李平:好像欧几里德几何学,从几个公设和公理出发,可以推衍出那么多结论。

  杜金山:沿着每一条主张进行深度挖掘,都可以形成高效课堂某一维度上的理论主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微语录     下一篇:这是现代教育不可回避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