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重复自己 王雪娟 深圳市基础教育系统首届“年度教师”、深圳市平冈中学教师
作为一个新晋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面对满怀期待的团队成员,我首先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我拿什么与你分享,我的伙伴。
名师工作室是以专业研究为核心任务,带动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共同体。那么,专业成长的标准是什么?路径是什么?我有什么经验可以与成员们分享?
什么是专业成长的标准?一节课上得比过去好算不算?获得许多奖算不算?发表论文算不算?学生喜欢算不算?我曾经认为这些就是专业成长的标志,然而如今我才知道,这些远远不够。
与所有人的起步一样,第一轮教学循环是我的“菜鸟”蜕变期。从生涩到纯熟,从摸索到自然。新手必经的第一个成长期,我走得很顺利,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接下来两年,我又接连带了两届高三。连续3年的备考教学耗去了我对教学的热情,天天围着分数转的状态让我对工作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改变是从我带新一届高一开始。不再备战高考,我开始思考如何把课上得有意思一些,总想尝试点不一样的东西。这些不断涌现的想法也成就了我个人长达3年的黄金赛课季。3年时间,我拿遍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所有比赛的一等奖。
不能不说,那时的自己是有些骄傲的。个人的进步、辉煌的战果、学生的喜爱让我一度觉得一个好老师无非就是如此吧。然而一次公开课后,一位老师说:“雪娟的课一直都是这样逻辑严谨、环环相扣。”一句赞誉之词,却让我突然意识到,我的课堂设计固然精巧,却已拘泥成规。
于是,我开始尝试“原创式备课”,不重复自己。因此,每一篇课文于我而言都成为新的挑战。我常常追问自己:这篇文章,我想教什么?渐渐地,我审视教学的眼光不一样了,对课文的理解不一样了,对教材的安排取舍有了主见,对“如何教”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8年来,没有一节课,我使用了自己原有的设计;没有一个专题重复以往的做法。我越来越觉得,教学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儿。
就这样,从赛课阶段对篇章教学的打磨,到突破阶段的专题整合式教学,再到现在对学科本质的反思和对教学内容的重构,收起了曾经的自满自傲,我真正知道了什么叫教无止境。
回顾这段历程,我觉得特别幸运,瓶颈的突破,成长的喜悦,对未来的期待,尤其是对专业发自心底的探求欲,让我找到前面两个问题的答案。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我想,不是高考成绩,不是赛课成绩,不是证书、课题、论文这些显性的证明材料,应该是一种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我称作专业反思力。
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是什么?那必然是从篇章到专题到学科这样一个从微观打磨到宏观构建的探求学科本质的过程。
如今,再看当年获奖的课例,我自己都已经不能完全认同。这种自我否定,让我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我终于明白,真正的专业自信,绝非由于过往业绩,而是源自永不衰竭的反思能力。唯有这种基于兴趣驱动的反思,才能推动一位教师不断走向卓越。
所以,作为一个新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想和每一个同伴分享:成长必然是一个进步和平台交错推进的过程,要向前看,要思突破,不停滞;永远不能满足现在的成就,教无止境,大道至简;只有成为一个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才能获得学生认可,乃至社会认同。
名师工作室的周期只有3年,可是每一个成员漫长的职业生涯还有许多个3年。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要成为一个行动上的引领者,精神上的感召者,帮助团队成员树立信心、追求成就、勇于否定、不断超越,激发他们的专业探究欲,帮助他们形成专业反思力,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寻找到自己职业发展的最佳平衡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