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勇:勇士八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4-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从政20余载,年逾五旬,他执着进取,激情不减;多岗任职,转战杏坛,回归人生起点,他用行动打破“隔行如隔山”的断言;“做最好的自己,办更好的教育”,8年多来,他将深陷泥潭10余年的县域教育拖拽出来并使其昂扬向前;他引领全县80余所学校数千教师和上万学生认识课改、了解课改、践行课改、收获希望……在这个70余万人的丘区小县,他倡导推行的高效课堂成为该县教育的一张名片。

  他叫姚勇,来自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一位在全县整体推动课改,从而撬动区域教育良性发展的县教育局局长,一位教育改革的引路人、探索者和实践者。

  8年前,几桩广受关注的校园安全事故暴露出蓬安教育管理中的顽疾,而不少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在“守摊度日”数年后,又陷入了“只抓安全”的怪圈。2008年4月,姚勇临危受命,被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师生、家长寄予扭转乾坤的厚望……

  上任后,姚勇深入调研,迅速配齐学校保卫科长和专职保安,强化管理和常态应急演练,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水平明显增强。他将“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口号调整为“质量至上,安全第一”,重新定位教育的中心工作。

  姚勇认为,僵化的观念、单调的课堂、被动的学习是制约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在经历了“常规管理”、“学校建设”、“特色建设”几个主题年之后,2012年,蓬安的年度主题确定为“课堂改革”,蓬安课改蓝图开始明晰。

  课改,有人反对,有人得过且过。大家甚至猜测:作为退居二线的最后一站,姚勇在教育局长任上,不会大刀阔斧搞课改。但姚勇的表现却让一些人“不安”——“如果我继续当这个局长,我还要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来个人生的二次创业!”在2012年初换届后继续担任教育局长的姚勇话语铿锵。

  正如他所言,“二次创业”的姚勇,带领团队在课改之路上执着前行,他不仅是蓬安课改的策划者和指挥家,更是学习者和理论建构者。蓬安课改的“234”模式、高效课堂的评价原则、区域课改的推进格局等理论成果,均由姚勇牵头总结提炼、提出并接受着实践检验。

  为提升课改管理者、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姚勇提出开展“课改理论水平”测试和“下深水四项活动”,即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分批参加高效课堂理论考试,校长参加1年1次竞教,教研人员1年上4次示范课,特级、高级教师1年1次献课,教育管理人员经常听课看课……

  在干部选用中,姚勇主张将是否具有实施改革的勇气、力度和效果,作为评价的重头指标。因此,在该县对中小学领导班子的补员式调整中,那些课改积极、成效明显的管理者和教师被提拔任用,县里还给予年度“十佳课改标兵”每人1000元奖励和课改补助津贴。

  不仅如此,在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各个环节,姚勇都亲力亲为。他坚持每半个学期跟踪剖析各学校课改工作3次以上,倾听一线课改师生的反响,深入发掘亮点,与学校干部、教师共同梳理困惑及问题,探讨解决的有效途径,有时进校一待就是半天。为促进问题的解决落实,他要求课改学校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展示点评、导学案编制与使用等作为小课题加以研究,深入落实。

  奔走于教学一线,已经成为这位教育局长的生活习惯和工作常态。姚勇曾忧虑“蓬安教育与周边教育发展最快的县市差距至少10年”,但该县百姓和教育同行们也在掂量,“没有姚勇和没有课改的蓬安教育,现状至少比现在落后10年”。

  几年来,蓬安课改的成效逐渐凸显,不仅教学质量一路攀升,当地师生广泛受益,还引起省市教育部门的关注,多次课改现场会落户蓬安。姚勇也曾坚定地说:“蓬安课改的成功实践足以证明,蓬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唯一出路就是课改。”

  2015年后半年,姚勇因病辞去教育局长职务,今年4月2日,他的“勇士”人生戛然而止。但蓬安的课改事业,并没有因为姚勇的离去而停滞。他的同事和继任者,勇敢地扛起了蓬安课改的使命,继续前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