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一壶月光下酒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4-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譬如三国,就宜在山巅展卷,气势开阔、纵横捭阖;读红楼,则适合在园林幽隐之处,体味缠绵旖旎、儿女情长。而读林清玄的散文,需在静夜,弯月似拱、静影沉璧之时,设三五青瓷茶盏于几案之上。彼时,翻阅林清玄之书,便会觉得世间纷扰皆随虫声稠鸣而去,而文字溢出的馨香,却久久不会散去。

  《温一壶月光下酒》是林清玄的散文集,文字似出水芙蓉般明丽,洗脱了尘世的俗气,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同时,也不乏大气和平实,将人生哲理娓娓道来。

  30岁以前,林清玄恐怕没有想到“温一壶月光下酒”的浪漫。当时的他,忙着做记者、主编,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彼时,印度《奥义书》里的一段话打动了他——“一个人到了30岁,要用全部时间来觉悟,不觉悟的话,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林清玄就此顿悟,于是毅然辞职,抛开凡务,抛开功名利禄,选择了淡泊而清净的生活,选择了与自己喜欢的文字一起律动飞翔。

  人生有诸多选择,但归根到底,无非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端。那时,在世人眼中,林清玄的选择无疑是错误的,因为他少了一份得意的前程。但是,在林清玄眼中,这次转身意义非凡——抛开凡务,他才能灵彻透明地参悟世事,才能淡泊地看待名利甚至生死。在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明澈之后,林清玄妙笔生花,写出了一系列佳作——从含蓄内敛、清净淡雅的《漫步人生的花园》,到率性自由、浑然天成的《走向光明的所在》《可以预约的雪》,林清玄不仅能透过尘世的迷雾认清自己的内心世界,更能引导读者思考人生。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其实,成就内心的幸福和宁静,有时是需要一些浪漫和疯癫的——譬如把空瓶子放在桂花树下,装进花香,待到冬日嗅赏;譬如把初恋的温馨用琉璃盒子盛装,等青春过尽垂垂老矣之时再来回味;譬如约三五好友,在山巅痛饮,然后对月高歌;譬如双目轻闭,假寐于曲水流觞之间,听飞瀑泉鸣,不知日已西斜;譬如春日晌午,盯着一只蜜蜂嗡嗡地飞于花丛之中,看着一只癞蛤蟆蹲坐田间,鸣声如鼓……这些事都无关金钱、名利、仕途,却与快乐相关,与幸福相伴。

  我们大多是凡夫俗子,会为五斗米而朝九晚五,有牵绊、困扰、痛苦、忧伤。或许,我们不可以太疯癫——我们不可能抛却谋生的工作去花前月下、游历四海;我们也不可能如阮籍般放浪形骸,月下饮酒、竹林弹琴,三五日不眠不归。但是,只要懂得生活的态度,不为钢筋水泥所束,不为浮名虚利所缚,那么,在某一个低头行路的夜晚,想起了抬头望月——此时的月光,就会成为杯中的美酒,不需用慢火温,也能够饮得酣畅淋漓。

  都市之中,也许没有桃花源,但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自己心灵的净土之上,辟出一片桃花源。红尘多劳碌,有时,不妨中庭望月,温一壶月光下酒。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培英实验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旧方块布     下一篇:书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