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从新:那个科学入口的引路人
第二次被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评为“优秀会员”后,2015年9月,邓从新再次来到北京。
这位来自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的科学教师,尽管长期身处乡村,但对北上广等大城市已毫不陌生。在荆州教育信息网、监利科普网等网站上,关于邓从新的消息每隔一阵就要更新一次,而标题不得不频繁使用“再次”,如“邓从新再次走进中央电视台”、“邓从新再次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邓从新再赴京领奖”,等等。
30多年出色的小学科学教育生涯,让邓从新收获了无数荣誉和奖项。但回过头,他觉得更重要的是在那里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7年前,本报记者曾对邓从新的科学教育进行采访,如今回访时,他的科教之路依旧在继续。
“是什么信念让你坚持在农村做了30余年的科学教师?”初见邓从新,记者开门见山问道。邓从新若有所思地说:“能与一群有志于科学教育的朋友交流,这才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
时不时出入各级各类科学课教学活动、各级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比赛场所,指导学生创下“15年16个项目获得全国17个奖项”的成绩;与不少小学科学教育界的“大牛”成为“哥们”,并长期保持专业的交流;从普通乡村学校一隅,走进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西部教育》的演播大厅……邓从新带领学生看到大千世界的神奇,然后他摘掉光环,钻进学校的一亩三分地,继续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田园、走向丛林,在炊烟与蛙声中做着属于他们的朴素“科学梦”。
“不能让农村孩子落伍”
今年开学时,邓从新带的五、六年级4个班的科学课变了样。
“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一起看几集娱乐节目。”邓从新故作神秘地按下了播放键。
那是上海电视台制作的一档大型青少年科学梦想真人秀节目《少年爱迪生》,里面记录着全国各地青少年的“发明创造”——通过多功能起身助力装置帮助老年人起身与蹲下,通过电能无线穿墙实现隔墙取电,用特别的清洁配方研制出更安全的清洁剂……这些神奇又好玩的作品都是同龄人发明创造的?学生们大开眼界,更令他们惊奇的是,看着看着,他们发现,本校学生李妍的作品“农膜摇摇乐”也在节目中现身。
那不是我们学校的师姐吗?这个“彩蛋”让学生们兴奋不已。抑制不住创作的冲动,他们拉着邓从新问,老师,我们也能上电视吗?邓从新趁机说,电视台的大门永远是向你们敞开的。从现在起,你们就留心观察、用心思考,随时给我提供科学发明的小创意吧。
孩子们马上忙活开了。菠萝外皮有凸起的刺毛,如果发明一把带夹子的小刀,削皮时就直接夹住菠萝旋转一周,是不是会省去许多麻烦?扫地时总会遇到黑暗的角落,如果在扫把上装一盏灯,是不是能清楚地看到角落里的脏东西,然后将它们一扫而尽?孩子们的创意谈不上多么新颖,但都来自生活。
在《少年爱迪生》这档电视节目里亮相的,大多是来自城市的孩子,他们的创作往往显得“高大上”一些。
几个与邓从新一起“见过世面”的学生回来后,心里很忐忑:城市里的孩子玩的都是高科技电子产品,我们农村娃折腾的这些玩意儿是不是太土了?黄歇口镇中心小学是一所乡村学校,由于条件限制,当地科技教育的开展总是捉襟见肘。早年间,家长听说学校“折腾”科技教育,也是一脸不以为然。
但邓从新不这样认为。他告诉学生,科学研究不分城市与农村,无论研究什么,科学研究的方法总是一致的。
在邓从新看来,引导孩子从好奇到创新是科学教师的使命,哪怕条件再简陋,也要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农村落后,但不能让农村孩子落伍,用科技活动安顿好留守儿童,让他们在活动中增添自信”。正是坚守这样的信念,30多年来,邓从新始终扎根黄歇这片不大的农村土地,通过自制教具、自编教材,将家门口的科学教育做出了大名堂。
在邓从新眼里,农村科学教育大有可为。他经常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沼气是怎么产生的?家乡的萤火虫为什么减少了?太阳一年四季东升西落的轨道一样吗?再如,当地有哪些常见的动植物?它们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生长规律是怎样的?这些司空见惯的素材,都成为科技教育活动不竭的源泉。
正是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一个个鲜活的创意喷薄而出。
在一次“科学讨论会”上,留守儿童李妍表示,农民早稻育秧使用过的农膜往往被随意处置,经过一年冷热变化,第二年使用时,农膜就会发生褶皱,而且极易破损。这不仅增加农民种田成本投入,而且造成环境污染。李妍提出,能不能搞一个发明,解决这个问题?邓从新眼睛一亮,觉得这是个很好的选题,鼓励她去研究。
李妍利用课余时间走访种田的农民,还跑到农资部门察看原装的农膜。她从中找到灵感,开始制作农膜回收器模型。在邓从新的指导下,李妍先后设计了10多个方案、制作了8个模型,最后制作出由清洗轮、擦干轮、回收轮组成的“农膜摇摇乐”。运用皮带传动、滚动摩擦和轮轴等科学原理,“农膜摇摇乐”能将使用过的农膜经过清洗、擦干等过程,再经过回收轮包装,达到保护农膜、回收农膜的目的。
这件作品最终荣获第十一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银奖。
“提到留守儿童,我们总觉得他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阴影,可是通过这件作品,我们看到来自农村的孩子也很阳光。正是孩子看到爷爷奶奶劳动强度大、农村浪费农膜现象很多,才有了这项有爱心的发明。”在“第十一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评选中,一名评委对这件作品这样评价。
像李妍这样被邓从新指导过的学生数不胜数,一个个农村娃从田间小路走进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一件件出自孩子稚嫩的双手、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科技作品,从乡村简陋的教室走进各级各类赛场。
邓从新的“五步教学法”
今年初,邓从新收到了来自湖北省教育厅的信函,邀请他对《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和建议。
邓从新认真思考一周后,用两天时间写下近4000字的意见,其中包括增加课堂以外的“拓展”与“应用”的实施建议。邓从新认为,重视拓展与应用,可以真正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甚至创造性地使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30多年的科学教育经验积累,让邓从新在这门学问上日渐精深,也让学生对他喜爱有加。
但邓从新说,自己并没有独家的秘诀,只要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教好这门课就“轻而易举”。
邓从新常常对学生说“科学自观察始”。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邓从新经常带学生一起走出课堂,走进市场,走进超市,走进田野,走进森林……总爱问他们:“这是什么?”“这有什么作用?”“它有什么优点?”“还有哪些不足?”“你能想出改进的方法来吗?”
(下转2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