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谁提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4-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问:如今,在校本课程满课时的情况下,班本课程实施的意义和价值何在?教师在实施班本课程中,通常会依据自己的某一方面特长而设立,但有些学生难以达到某一技能的课程目标,怎样既保证班本课程的普适性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教师孙爱国)

  班本课程作为课改步入深水区自然派生出来的“新生”概念,是对过去自上而下的三级课程设置的有效补充,体现了自下而上的课程开发新生态。

  上述提问“教师在实施班本课程中通常会根据自己的某一方面特长而设立”,这个问题本身就属于班本课程开发的误区之一。班本课程是基于班级情况,以满足班级学生发展需要为宗旨而开设的,而不是迎合教师的特长而开发的。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按照课程性质将课程区分为“登山型课程和阶梯型课程”两种样式。班本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生的课程,属于登山型,其特征在于,以大的主题为中心,准备好若干学习途径。在登山型班本课程实施中,因为其开放性,鼓励学生通过尝试多种途径通达目的地,重在探索和体验。

  基于上述班本课程目标的定位,就不存在提问中“有些学生难以达到某一技能的课程目标,怎样保证班本课程的普适性又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问题。反之,班本课程恰恰是从学生生活中寻找主题。即使因为学力不同,部分学生并没有达到山顶,但他们同样参与了课程实施,增强了体验,这就是收获。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实验学校教师王怀玉)

  我问:如今,农村中学留守学生越来越多,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由于得不到关注和疏导,问题学生层出不穷。针对此现状,我校想在学生心理辅导方面做一些探索,但不知该如何开发这类心理课程?硬件配置和软件准备该从哪个方向去筹备?

  (湖北省云梦县实验中学教师张敏)

  我答:这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立足学生实际。留守学生思想敏感、自尊心强。因此开发心理辅导课程既要研究中学生这个大群体,也要研究留守学生这个特殊群体。

  二是立足学校实际。农村学校教师少,所以要群策群力,让每个教师都成为心理课程的开发者;农村学校班额少、学生少,要建立“留守学生”档案,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情绪变化。学校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真正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聘请的心理咨询师一定要有率真的天性和慈爱的情怀,开辟的心理咨询室不一定豪华,但一定要温馨。可以把师生的美术、书法作品张贴在室内,也可以把当地的山花、青草点缀其中。平时,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开展亲近自然、亲近农事、结对走访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三是立足农村实际。开发心理健康课程要立足当地社情和地域情况,要把心理健康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有机整合。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当地在端午、清明、中秋等节日的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等农事活动,让学生懂得劳动的艰辛,学会感恩。

  (湖南省龙山县教科所教研员尚代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