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谁提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问:在学校办学理念与当地文化资源结合的基础上,我校的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已落到实处。请问,校本课程往往会由多位不同学科教师共同执教,最后该如何整合对学生的课程评价?  (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教师孙李敏)

  我答:校本课程的功能各有不同,学科类课程侧重于系统知识的传授与习得,活动类课程侧重于现实与经验的重组和提升。如何整合课程评价,应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从教师、学生、课堂几个层面进行监测,通过系统搜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量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现以我校“课程评价魔方”为例试作说明。

  一是评价目标清晰化。学校制订了“教师课程知识测量指标”和“种子课程”年段目标,采取过程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种子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定量考量。

  二是评价平台集成化。正面的评价方式贯穿整个校本课程实施过程,如制作节日小报、举行“晨会舞台秀”、评比“少年演说家”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平台互动中认识自己,凝聚强大的自信心。

  三是评价方式一体化。评价不能割裂几类课程的关系,而应综合评价,我们设立了“种子成长手册”,相应课程给予相应印章,如“阳光”“空气”“水”等,每月一统计,评出最具生长力的种子,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多角度展现学生才能。

  四是评价奖励优质化。学生凭“种子成长手册”里的图标,每月在种子银行进行一次兑换活动,兑换分两类,一是文具类,二是活动类,如校园特色创新实验室体验,客串一次校园电视台主持人等。  (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易艳丹)

  我问:如果说国家课程关注共同的基础与统一的要求,那么校本课程则关注学生的差异与个性。请问,如何平衡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的建立?如何理解校本课程的真正地位?  (江苏省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教师马田)

  我答:可以这样比喻,国家课程是高大的树木,地方课程好比矮小的灌木,花草是校本课程,各式各样的小动物好比学生在成长,他们相互融合才能构成森林体系。按照这样的思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可以进行融合,这方面可以学习北京市亦庄实验小学的“全课程”的经验,给学生一个丰富完整的世界,让师生慢慢行走在课程的春天里,亲身体验课程带来的变化。国家课程偏重知识本位,是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立足于弥补国家课程缺失的基点上,谋求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协调一致和均衡发展。

  新课程强调学校、教师、学生不仅要成为课程的传授者和学习者,也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建设者。课程好比学校的产品,将国家课程的开发与学校课程的建设相互融合,才会有自己的产品。学生是消费者,过去教材是他们的世界,现在世界是他们的教材。信息时代的消费者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课程体系实施,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着眼学生需求,让课程成为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丰富经历,课程就会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香山小学副校长刘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