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教育要真正姓“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经过各类培训,专业素养有了很大提升。但是,经常听到有人感叹,如今的教师素质每况愈下,部分新教师存在“先天不足”;也有人说,当下的教师培训,一定程度上是为教师职前的师范教育“补课”。

  笔者认为,这些说法虽然有些极端,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教育亟待完善的现状。如今,新入职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高,但从专业素养看,他们的“三字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阅读、教育写作等基本功,尤其是敬业精神,普遍感觉大不如前。正如有人戏言,这样的教师“有文凭,少能力;有知识,少文化;有牌子,少里子”。

  诸多问题,反映出教师教育的一些缺陷。仔细推究,有些是宏观方面的原因。比如,随着高校扩招,走进师范院校的许多是中等甚至中等偏下的学生,导致师范生普遍底子薄;其次,由于办学方向的变化,许多师范院校为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学校档次,纷纷转型或升格为综合性、研究型高校,师范教育地位陡降;再从教育质量来说,多年被诟病的师范生培养模式、轻视教学实习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怎么指望师范毕业生能承担起培养优秀人才的责任呢?

  现实的确不容乐观!一些中小学教师,除了教给学生本专业的片段性学科知识外,几乎什么都不会,更不要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为他们本身也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教师,这个原本最应该读书的群体,却成了远离、厌倦读书的群体。

  因此,要进行教育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务之急是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尤其是提高新教师的素养。在这方面,师范院校应当主动作为。

  当今世界,面对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要求打破行业界限,跨界人才成为被争抢对象。为此,教育需要跨界,进而倒逼教师必须跨界。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够学科跨界、有机整合课程资源,还要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及较强的综合能力。

  也因此,不少人很怀念上世纪80年代的中师教育。那时候,进入中师的大多是学生中的佼佼者,接受的是“通识教育”,课程丰富且精彩,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适合教师的学科知识,还有作为教师必备的能力、品质与专业精神。

  我们不是希望历史倒退,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启示我们,今天的师范教育应该关注什么,怎样从起点上培养教师的“核心素养”?

  师范教育教育的“工作母机”。教师行业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当教师不仅要有文化底蕴,而且要有较全面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以笔者的观察,当下教师最大的问题是教育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的失落。这样的教师,要求他们有教育创新和创造能力,实在是勉为其难,就遑论培养出有智慧、能创新的学生了!

  说到底,教师培养要立足于“核心素养”,让师范教育真正姓“师”。为此,师范院校要加强并完善自身教育的独立体系,尤其要重视提升师范教育的内涵发展。中小学教师是师范院校的“产品”,这些“产品”涉及育人。为了“产品”的永久性合格,师范院校不能重“量”轻“质”,不仅要提高“产品”的进入门槛;而且要加强“产品”出口的后续管理,要与培训部门一起,共同承担在职教师的培训;要注重调查研究,根据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完善课程建设,加强教学实习,改革培养模式,主动为中小学培养学科跨界的优秀教师。要通过定向保送、订单式、委托培养、提前招生等特殊招生政策,并通过切实提高现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从而吸引和吸纳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愿意从事教师职业,这才是提高教师素质进而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奉化市教育服务管理中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