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亟须强化学科意识
曾经到一些课改学校观摩过不少语文课,让我欣喜的是,在传统课堂上死气沉沉的学生“活了”,他们的生命潜力被激发,热情的参与、精彩的表达、默契的配合都令人感叹高效课堂的魅力。然而,其中也不乏一些遗憾,比如学科意识的淡薄。
所谓学科意识,就是根据学科特点进行符合本学科的教学活动。目前,大多数课改学校并没有自觉的学科意识,尤以语文学科为甚。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但人文性也是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基本要素,即使是理科也并非没有人文性蕴含其中。事实上,语文、音乐、美术等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文本的审美性。
作为一种技能训练的语文工具性,更多以听说读写的方式进行反馈,评价标准与数理化等学科有相似之处。但是,如果教学理念、教学流程、课堂形式等与其他学科的区分度不明显,就会造成语文教学简单化、模式化弊端。如果过于强调工具性,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就有可能造成语文学习的技术化、格式化,缺乏从文本审美出发的人文感悟,不可避免有空中楼阁的虚幻。
文本审美能力是决定语文课堂高效与否的前提。但是,美在何处,因何而美?文本细读的方法与能力至今仍是语文教学的短板,缺乏美感也是许多学生喜欢语文而不喜欢语文课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课改实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尽可能淡化自己的主导角色,有些学校为此规定一堂课教师讲授时间不能超过几分钟。把课堂尽可能地交给学生固然可以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但这种方法并不一定适合语文学科。
分享审美是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分享的主体自然是学生,但如果缺失了教师的参与,分享的高度与深度是值得怀疑的。虽然高效课堂的本质是合作精神与分享美德,但建立在以解决问题为旨归的数理化分享与语文的审美分享是不同的。前者的课堂,在最终目的唯一性的前提下,教师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者,通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耐心等待,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一道数学题在有多种解法的时候,学生比较容易判断出哪种方法更为简单。即使没有教师的参与,也不妨碍学生很好地完成课堂任务。
然而,语文的学习则不然。语文思维强调复杂性、多义性、形象性,越是曲径通幽越能带来柳暗花明的审美愉悦,所以无法用理科的单一性、确定性思维检验学习效果。语文学习中,学生在与文本、与其他读者对话中提高鉴赏能力,丰富人生阅历,才会与文学之美、生命之美真正相遇。而文本的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对文本的模糊、朦胧之美有发现的眼光和深刻的理解。如果这种对话只发生在学生之间,相似的生活经历、人生见解、审美能力,很难保证审美分享的深度和高度。此时,教师作为一个参与者、共享者,就显得尤为重要。
接受美学理念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带着各自人生阅历、价值取向的读者在进入文本时,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教师也只是读者之一,教师的分享自然会丰满学生的审美空间。当然,教师一定是基于与学生平等的分享者、参与者、朋友的身份,力避高高在上的说教、去除绝对的权威意识,学生方能享受语文最自由、最开放的审美过程。
因此,在语文课堂改革中,强化学科的审美性特征,才能使工具性的落实不枯燥,人文性的追求不落空。
(作者单位系太原师范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