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听学生的理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6-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直在呼吁将课堂还给学生,在语文课改的路上,我们也一直在叮嘱自己要回归语文本真。可是,当我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堂激烈、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时候,李玉贵用她的从容和温柔的坚持,带给我对语文教学及语文课堂的另外一种思考。

    李玉贵在给我们讲语文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时,不断地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的能力是什么?”我们都知道,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要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说来简单,实施起来究竟是怎样的风景呢?

    反观李玉贵,她从备课开始,就一直强调字词、句段、篇的重要性。《蝙蝠与雷达》这篇课文我上过3次,在她的指导下,我竟然读出了不一样的感悟。

    在教授一篇课文前,李玉贵提出“备课式文本解读”。她还特别强调,第一遍读课文时要忘掉自己是教师,感受自己的阅读状态。

    起初,我并不能理解李玉贵讲的意思。在她的指导下我才逐渐明白,第一遍朗读其实是让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读文本,找出作为学生的自己对文章的不解之处。同时,还要在第一遍朗读后,找到自己最有感觉的地方和没有印象的地方。李玉贵还提出,所有的教学点位,不在教参,而在学生。而读过第一遍后,我们没有印象或读不懂的地方就是这篇课文的教学点位。

    第二遍朗读,李玉贵让我们站在教师的角度读课文。让我们从词开始,抓住能把握文章脉络的词语。这一遍的朗读,李玉贵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每一个人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所以我要听到你们选择的理由。那么,你们是否愿意听学生选择的理由呢?表达没有对错,语文教学没有对错。

    是呀,没有对错。为什么我在教学时,却总希望学生能够说出我认为正确的答案呢?表达没有对错,为什么学生的回答却总会去揣测教师想要什么答案呢?当教师对答案有了固定要求,学生想要表达的还是他自己吗?这样的课堂属于教师还是属于学生呢?

    备课时第三遍朗读,李玉贵让我们将重点放在段落上,这个段落是我们作为学生时不明白的段落,还有我们读来最清楚明晰的段落。同时,她还要求我们思考教授的方法。

    通过3遍朗读,我们将《蝙蝠与雷达》的重点定在了文章的第四、五、六自然段,将难点定在了第七、八自然段。

    你看,不一样的解读方法,却让我们对课文的理解更贴近学生,同时也让我能够更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究竟要做什么。语文教学、文本解读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朗读、聆听,聆听、朗读……简单的行为,朴素的方法,让我再次感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无限可能。

    不仅仅在备课时要回归语文本真,李玉贵的课堂语言也很平实、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

    李玉贵一上课就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倾听,而整堂课,她也在不断地强调这一点。当学生急着想要表述时,李玉贵说:“请你再静静地思考一下。”当其他学生回答问题时,李玉贵告诉那些迫不及待想要表达的孩子:“当别人在回答问题时,你是否在倾听呢?此时你应该举手吗?”在她的不断强调下,孩子们的倾听明显专注了,孩子们的思考时间明显增加了。如此细微的约束与强调,不正是学生精彩回答的原因之一吗?而且学生的回答,李玉贵并不评价对错,这也正是在无形中鼓励孩子们要自信、要大胆。

    李玉贵没有豪言壮语,但是她带给我对课堂的思考却是崭新的。我期待,自己的课堂也能在温润无声中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浪、表达的欲望,让自己也能心有千千思,却仍然能闲看花落花开、白云舒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把问题安心地说出来     下一篇:看见真实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