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说教育优质发展我们仍在路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6-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由于历史原因,学前教育一直处于中国教育体系的边缘地位,在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尤为明显。城乡幼儿教育的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儿童难以享受公平的学前教育

    武汉市江夏区的前身是武昌县,是一个以农村地区为主的新型城区,学前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广大群众对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反映强烈。江夏区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和科学性放在首位,以保障适龄幼儿100%入园为目标,通过扩充学前容量、优化师资队伍、规范办园管理等举措,力推区域幼教事业“从点到面、从量到质、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基本形成了均衡配置、布局合理、公民办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和“硬件好、师资优、特色明”的区域特色。

    具体来说,可以用三个词概括发展路径,即“扩容”、“提质”、“规范”。

    “扩容”,即通过大力建设公办园、规范扶持民办园、政策发力配建园,使全区幼儿园达到138所,基本形成公办园全覆盖、民办园合理分布、配建园有序移交的多元化学前教育体系。

    “提质”,即通过加快引进幼教师资、实施幼师全员培训、开展四级教学研究,力推幼教师资队伍内涵发展,基本形成了一支名师引领、骨干示范、全员提升的幼教师资队伍。

    “规范”,即通过独立园所办园地位、常态监管保教行为、园所结对共同提升,实现学前教育规范内涵优质发展,让广大城乡幼儿真正享受到公平均衡的学前教育,让农村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近年来,尽管江夏区学前教育发展逐渐走上了均衡优质的轨道,但江夏教育人依然在不断努力着。教育优质发展,我们仍然在路上。

    (作者系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教育局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