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只“锁”在课堂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7-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橱窗原本是学生展示自我、放眼世界的窗口,但由于长期不更换里面的报纸和作品,导致新闻变旧闻,学生兴趣大减;阅览室和图书馆原本是知识和智慧的汇集地,但由于没有专人管理,教师也没有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意识,以至于那里尘埃堆积、蛛网密布,甚至成了学校杂物间;学校花巨资打造的校史室、多功能室、录播室等,都只是在领导检查、节庆校庆时偶尔用之……

    类似的现象的的确确发生在一些学校。学校管理中,教育设施成摆设、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其根源在于一些人认为,课堂之外没有教育

    回想我自己读书的时候,学校的硬件设施比起现在相差太多,但感觉文化氛围并不比现在差。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甚至连电视都没有,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就是报纸。学校虽地处边远小镇,橱窗里的报纸却是常新的。课间休息,尤其是用餐时间,许多师生捧着饭碗站在橱窗前边吃边看。

    学校的阅览室不是很大,但不管什么时间进去,都有一位教师坐在里面笑眯眯地看着你,还嘘寒问暖,总觉得很亲切。那时候课业没有现在繁重,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时间都比现在充裕。在我的记忆里,班主任总带我们上山采野菜,下河摸鱼虾;语文教师最喜欢给我们理发,一个一个来,从不马虎。当然,不上课的时候,还可以看教师在房间里练字、弹琴,在校园里打太极。

    这其实也是教育,可惜都丢掉了。

    我们固执地认为,只有在课堂上教育才会发生。于是,学生的时间以分钟计算,早晨七点开始学习,晚上十点半甚至更晚才能离开,所有的时间被课堂占满。其实,在我看来,这并非教育,而是教学。更准确地说,是应试,是刷题。当学生整天被困在教室的时候,学校其他教育资源就顺理成章成了花瓶和摆设,因为学生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这些。

    在我国,大多数学校的橱窗往往处于校园最显眼的地段,无论材质还是设计都很“高大上”。有些学校的橱窗贴满了师生的各种荣誉证书和照片,分门别类,详尽周全。但这些展示显然主要不是为了学生,而是为了对外界进行宣传。

    许多学校也有阅报栏、图书馆、阅览室、校史室、多媒体室,但没能充分利用起来,大多数成了摆设,从管理者到具体的执行者,都没有把这些地方当回事。他们并不知道,这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教育的所在”,教育者既要有这样的意识,也要在行动中真正落实。千万不要说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最终还是把教育“锁”在了课堂,成为教育的一大遗憾。

    (作者系安徽省含山县第二中学教师、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