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三角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7-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如果条件允许,我每次听课总会选择教室后方或两侧距学生最近的座位,这样在关注教师授课的同时,可以近距离关注某几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更细微地观察和体会学生的学习成长历程。

    一直以来,对某节课的一个细节印象很深,那是一节低年级数学课——《平面图形的认识》。课上,教师让学生用小棒在桌面摆一个三角形。因为没什么难度,大部分学生很快就摆好了,在我旁边坐着的小男孩手里还不停地摆弄着,几个用不同数量小棒摆成的三角形呈现在桌面上。

    “谁摆好了?请举手!”学生齐刷刷地举起了手。那个小男孩左右看了看,也把手高高地举了起来,小手还不停地晃动,他在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兴奋不已。教师接着问:“用了几根小棒?”“三根!”齐答的声音宏亮而坚定,小男孩小小的不同声音淹没在一致的声音里。教师没有听到,也没有注意到这只举得高高的兴奋的小手,更没有看到教室最后一排课桌上几个不一样的三角形。几秒钟之后,教师开始进行后面的教学环节,那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悄悄地落了下去,而当我的视线再次回到课桌上时,那里只留下一个与其他学生一样用3根小棒摆成的规规矩矩的三角形。

    那是一节公开课。教学环节设计得很新颖,课堂流程进行得也很顺利。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课堂容量适中,课上40分钟完成了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师讲完的时候下课铃声也响了。整节课似乎无可挑剔,但是我却始终忘不了课堂上那几个不一样的三角形,感觉课堂少了些自然和灵动,少了些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碰撞的精彩。或许是因为,那样的不期而遇才让人更加感动和难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不仅仅表现为课上的说一说、摆一摆、算一算、演一演等显性活动,更应该是数学思维的训练、数学思想的渗透,是情感的交汇、精神的历险,是学生已有生活经历和经验数学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生成过程。

    但是,许多课堂却将教学封闭成一个“教”的状态,放大了教师教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本能。尤其是公开课,师生按照预定的流程、内容、节奏开展活动,环节流畅、有条不紊。偶然间,预设之外的一个小小的意外,都可能令教师感到不安和慌乱,整节课也可能因此乱了阵脚,耽搁了时间,影响了进度,搞得教师无法驾驭。因此,许多教师尤其是在上公开课时不敢放手,师生均拘泥于教学设计的框架里,即使有很好的资源生成,像前面那几个“不一样的三角形”类似的“意外”,也可能会视而不见或一带而过。对课堂的过度预设成了限制学生思维扩展和个性释放的桎梏。

    课堂究竟如何实现由封闭的“教”转向开放的“学”?

    我认为,可能需要把“将课堂填满”转变为“把课堂做空”。简化各种细碎烦琐的环节设计,剔除简单机械的操作和练习,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真正变“教室”为“学堂”。这样的教学回归到朴素而真实的原生态,在合作学习、个性展示中,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特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

    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快乐地分享新奇的发现,这样的课堂或许乱哄哄而不怎么好看,但却能看到学生在潜心思考、专注倾听、理性表达、巧妙质疑、充分讨论,能让人感受到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完美对接,感受到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的有机感悟,这一切都源自学生学习本能所迸发出的蓬勃力量。

    当教学真正立足于学生学的本能来设计,与“不一样的三角形”类似的现象才不会再带给学生被冷落的遗憾,而是带给他们开启思维和智慧的惊喜。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新兴街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