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好技术让教育“大变脸”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7-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前不久,湖北省鄂州市教育局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鄂州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用观摩现场推进会”。会上,该市实验小学教师曾黎燕带领学生上了一堂“不一样”的《伯牙绝弦》公开课。课前5分钟,曾黎燕通过教学机登录“鄂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启动“教学通”应用,将备好的课件内容一键同屏到教室的电子白板上。然后,凭着教学机与电子白板的珠联璧合,随时随地、随点随用各种教学资源,摆脱了操作计算机的束缚,实现了整节课与学生零距离全程互动。

    这节课自始至终调动了与会者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让听众畅快淋漓地分享“鄂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魅力。

    鄂州市自成为全国教育装备综合改革实验区和湖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市以来,围绕“建立统筹协调的领导机制”和“构建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的机制”两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推动教育“大变脸”。仔细审视该市信息化试点工作,可谓亮点纷呈。

    亮点一:明确职责,部门不再“各自为战”。鄂州市教育局按照“归口管理、统筹推进、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原则,明确部门职责:办公室负责牵头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组织、协调和推进实施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任务;督导办负责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政府教育督导范畴,建立督导机制,开展专项督导检查;计财科负责健全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信息推广办公室(简称信推办)负责牵头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相关建设标准。各部门结合实际,协同推进,不再出现“各念各的经、各唱各的歌”,确保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亮点二:领导带头“OA”办公,推进教育信息化发挥引领作用。鄂州市教育局机关带头推行信息化、无纸化办公,通过教育平台开展OA应用,实现公文收发、公告通知、工作流转等移动终端在线办理,既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资源,也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发挥了引领作用。

    亮点三: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教师课前课中课后不再“低效循环”。鄂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根据中小学现行教材版本,完整配套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使教师在备课、授课、作业、考试、反馈等环节,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平台以开放、融合为特征,将优质“云教育”资源以应用模块方式注册、申请、批准、融合、上线或下线,采用标准化准入流程进入,教师使用起来得心应手,效率倍增。

    亮点四:教学方式自主,教师不再被传统的讲台束缚。课堂上,教师手持一台教学机,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和“教学通”,教学资源即点即用,教学机的教学内容与电子白板实时同步,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师与学生零距离全程互动,彻底挣脱了传统设备和教学方式的束缚。

    亮点五:实施同步课堂,教学点也能开齐开足课程。实施“同步课堂”,城乡学校通过同步课表、同步教学、同步教研,以城市带农村、以中心校带教学点,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城乡教育均衡。长期困扰教学点的教师数量少、年龄大问题,以及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学科专业教师匮乏等导致的课程开不齐、开不足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亮点六:使用质量监测系统,教学质量分析不再繁缛。每次考试之后,教师们运用电脑等智能终端,随时随地轻松完成试卷批阅,各项数据准确完整同步记录。质量监测系统通过卷面数据,以表格、矩形图、饼状图等形式,分4个层面(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自动生成多维度、个性化数据统计、分析和报表,为每一个师生提供各知识点细化分析数据,准确反映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推送给教师和学生不同的解决方案。

    亮点七:建立立体支撑服务体系,学校遇到问题不再束手无策。一是教研部门依托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培训,使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会使用,普遍用”;二是“信推专班”建立“一校一职、一镇一技”技术服务体系,在全市每一所学校设一名专职教育信息化管理员,每一个乡镇中心学校设一名教育信息化技术员,实现平台应用、设备使用中“小故障不出校,大故障不出乡镇”;三是充分运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模式,发挥合作企业的技术资源和人力优势,为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