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创新幼教帮扶模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7-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山西省把建立优质幼儿园帮扶机制作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各市、县(市、区)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行政统筹协调本地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着眼于人员投入、经费投入、制度支持、观念引领、实地操作等方面,创新帮扶模式,将帮扶工作引向制度化、系统化、持续化。

    构建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长期以来,资金、教师、玩教具、管理等方面成为制约农村薄弱幼儿园发展的瓶颈,山西各地因地制宜建立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让农村幼儿在家门口享受到较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资源。运城市芮城县采用县直园在农村办分园的办法,一体化管理部分农村薄弱幼儿园,农村幼儿园成为县直幼儿园的分园,法人是县直园园长。县直园对农村分园的人、财、物及保育教育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截至目前,4所县直园对7个乡镇14所农村幼儿园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可喜的是,不少地区出现了城区幼儿回流农村园的现象,不仅整体提升了农村办园水平,还促进了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目前,芮城县城乡一体化办园模式已在全市推广。

    组建幼儿园发展共同体模式。孝义市于2013年以新乐和建东两所省级示范园为龙头,组建4个覆盖全市所有幼儿园的发展共同体,建构“三交流、四同步、五共享”的工作机制。“三交流”是城乡园长相互挂职交流、城区教师送教交流、农村教师回城跟师交流,实现先进办学理念同步引领和个人的快速成长;“四同步”是建立共同体教研组,共同体内部共同定计划、共同备活动、共同评活动、共同搞教研,实现教学、教研、培训、成长“四同步”;“五共享”指通过建立共同体园长联席会议制度,举办共同体保教干部论坛,搭建各种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教育理念、管理制度、前沿信息、教育资源、发展成果“五共享”。

    发展共同体组建以来,农村幼儿园办园质量得到快速提升,原来幼儿向城区大量流动的趋势得到明显遏制。

    创新支教帮扶模式。临汾市乡宁县重点实施城区优质园对口农村园、薄弱园下乡支教帮扶,形成了制度和常态。优质园要对被帮扶对象进行三年一轮的全面帮扶,每学年初选派一批业务能手下乡驻园,直接从事为期一年的一线保教和园务管理工作,确保被帮扶园保教水平一年一个台阶步步提高。

    为保证此项工作能够长期、有效开展,乡宁县加强支教制度建设和教师工作考核:一是把支教经历与教师切身利益直接挂钩,规定城区幼儿园教师晋升或评聘高一级职称,必须要有一年以上农村支教工作经历,评模、评优、评奖优先;二是规定支教教师工作关系不变,工作考核由被帮扶幼儿园执行,考核结果计入人事档案,考核不合格,下一学年度继续支教;三是每年7月在县教育科技局举行下乡支教教师、帮扶单位述职报告暨先进支教教师和单位评选会,在年度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公开表彰奖励先进单位和个人。这些制度有效激发了支教教师的工作热情、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推动了支教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建立区县帮扶和园所帮扶相结合模式。太原市采取中心城区帮扶薄弱县区的方式推进帮扶工作。例如迎泽区帮扶娄烦县,杏花岭区帮扶阳曲县,万柏林区帮扶古交市;园所帮扶则为太原市各省级示范幼儿园、五星级幼儿园就近帮扶两所薄弱幼儿园。

    强化盟区建设模式。晋中市开展学前教育盟区建设活动。各县区出台《进一步完善城乡教育盟区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城乡教育盟区的教师培训、教学引领、保教研究、名师培养、名园建设、扶弱助强、资源共享、均衡配置八大职能。一年来,各盟区积极落实八大职能,通过给力的组织领导、健全的规章制度、完善的考核激励评价机制,有力地推动了盟区工作的有效开展。

    推广片区教研模式。启动帮扶工作以来,山西各地进一步推广和完善片区教研模式。晋城市根据乡镇区域分布和办园水平划分教研片区,优质园分别承担所属片区教研的牵头工作,与其结对帮扶园轮流作为片区教研执行园,带领片区内幼儿园开展专题研讨等教研活动,活动有领导的全程参与,有专家的答疑解惑,有一线教师的实践分享,让每个参研教师从中受益。片区教研打破公办园与民办园壁垒,引领民办园的办园方向和科学保教,促进了公办园与民办园的良性发展。

    纵观山西幼儿园帮扶工作,在已形成的六大帮扶模式基础上,园所帮扶除了常规的专题讲座、活动观摩、送教下园、跟班指导、物质资助外,形式上有不少富有特点和创新价值的探索:

    订单培训:由被帮扶园自主制定培训订单,即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及形式,力求最大化满足被帮扶园的需求;分类跟岗:打破跟班观摩的局限,将帮扶层面拓展到全园,实行园长跟岗、后勤跟岗、教师跟岗,实现全方位帮扶;同类结对:根据园所之间的实际情况,选取较接近的对象形成“班班结对”、“骨干结对”、“岗位结对”等一对一、手拉手结对形式,显著提升帮扶效果;包园蹲点:从优质园选拔优秀中层领导,承担帮扶园的执行园长任务,对被帮扶园进行教育理念、管理方法、教育教学等多方位跟踪式实践指导;研训结合:帮扶双方针对被帮扶园提出的保教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讨,通过思维碰撞、观点交锋,帮助教师专业提升;开放办园:优质园敞开园门,被帮扶园教师随时根据需要走进优质园参加一日活动,实现资源共享;精准帮扶:在帮扶过程中力求问题精准、措施精准、效果精准,进行整体规划、物资支持、现场示范指导;家长参与:请家长亲自体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家长和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正确认识;远程指导:优质园与被帮扶园建立QQ群、微信群、公共邮箱等互联网信息平台,传递发布学前教育前沿信息,及时沟通、解决帮扶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与困惑。

    一年多来,全省上下同心协力,通过行政推进,业务跟进,优质园和被帮扶园积极行动,园容园貌明显改善,队伍素养明显提升,师德师风得以加强,园所管理明显规范,保教质量明显提高,无论是优质园还是被帮扶园,呈现出互惠双赢的局面。同时,家长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幼儿向农村回流,有效遏制了“入园难”、“大班额”等现象。可以说,山西省在建立优质园帮扶机制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作为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举措,山西省还将继续在帮扶的路上前行。

    (作者系山西省教育厅幼教中心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