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语联结可以无处不在
每一节课都是一颗不一样的石子或珍珠,师生们一起串联起完整的课程“项链”。在既定的框架中,我们常常欣赏着一串又一串的项链,却忘记了它们之间还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香洲实验学校。发现每周五下午的时间段,整个学校变成了一个“课程广场”,师生们一起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想城”。
师生们都珍视自己手中的课程“项链”,拽得牢牢的。可是,在畅聊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可以更多地打开课程寻找联结,就像互联网带给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样。
于是,“课程联谊”就这样产生了。让课程与课程之间碰撞出新的活力,更重要的是让教师与教师之间更多地进行对话、协作与创造,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跨班级、跨年级、跨课程,进行多样化合作、创新。
不仅如此,每一次“课程联谊”都在深度激发教师学会选择的能力。技术环境必然给教育带来更多的选择,学校内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学生们慢慢学会选择、学会学习,而教师同样也需要通过多样化活动,让自己身临其境地体验选择的过程,慎重地作出选择,并按照契约的精神展开合作。看上去很像是在玩一个联谊游戏,却是在游戏化的体验中,有规则地达成合作。
或许,这种表面上的课程联谊只是一个个小小的开始,背后则是每一个教师开始深度思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如何形成不同的领域,而领域之内的课程群又是怎样的关系,所有课程又在可充分选择的情况下培养学生怎样的核心素养呢?这些问题,许多时候是从学校的顶层设计去架构,而少有学校愿意自下而上激发出每一个教师的无限潜能。当师生们通过课程联谊带来更多关联与触发,联结将成为一种习惯,选择将成为一种能力,活力将成为一种状态,专业将成为一种精神,课程的进一步升级也会到来。
技术总是以各种方式融合到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之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到学校。正如互联网最关注的是人与人的联结,教育最关注的是人的发展!联结是一种自由的选择,发展是一种内心的力量。联结可以无处不在,发展能够潜移默化。然而,联结自然有种越快越好的倾向,而发展却不见得如此。有的时候,我们恰恰需要放慢脚步,等待成长。“课程联谊”,让自由、开放、自主的联结进一步发生,在人的身上积蓄发展,静候下一步的蜕变。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