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打开一扇窗□ 苏 悦
“数字化阅读”课程的思路起源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副教授郭文革对于在线教育和教育技术发展史的长期研究和积累。
郭文革告诉我们,从教育的技术发展史看,阅读这个词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含义。在口传时代,阅读指的是能听会说。15世纪印刷机发明以后,随着大量的阅读物和人造纸的出现,阅读的含义是能读会写;进入互联网时代,一个受教育者要具备数字阅读能力,其中就包括数字阅读和数字创作的能力,数字化阅读是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
互联网时代,视频已成为一种与教材对等的“数字化读物”。2012年,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慕课热”,随后在中国出现了“微课热”,互联网上的视频越来越多,但慕课的高辍学率和微课的低使用率都说明,视频本身并不能提升教育质量。如何发掘互联网上的优质视频,并开发成易于学生学习且具有教育价值的在线课程,怎样引导学生从数字化阅读中获得知识和智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先行者的探索。
学术上的思考,如果不能得到有理想、有胆识的一线教育专家的共鸣和合作,就不会产生数字化阅读的系列课程。
2014年,在北京召开的一次教师培训专家会议上,我校副校长罗强听到郭文革介绍关于数字化阅读的设想,他敏锐地感到这是一个对学生成长很有价值的课程,当即表示希望与北大合作,共同推进“数字化阅读”课程的研发和教学。
郭文革回忆说:“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隔一段时间,罗强就会打电话过来问: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启动数字化阅读课程?这样的电话打到第四次时,我知道如果再拖延,这件事可能永远不会开始了。一天在办公室,我思考了很长时间,扪心自问:从内心的愿望出发,我是否想做这件事?大学教师除了教学工作,还要疲于应付项目申请、课题研究,在大学的绩效考核标准中根本没有为中学开发课程这件事。但是,不忘初心,教育研究的所有目标都是指向学生的发展。作为一个长期投身在线教育研究、教师发展研究的学者,与教师、学生在一起,直面和解决一线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是能够赋予生命最大价值的事情。因此,我思考的结果是:一定要做好数字化阅读的探索。”
2015年4月,“数字化阅读”课程正式落户我校,《汉字五千年》和《互联网时代》两门课程同时启动,两个班级87名学生通过选课系统、在线学习系统,开始了数字化阅读第一期课程的学习。
2015年7月,76名学生分为两个班,参加了第二期“数字化阅读I:新型交叉学科”的学习。2016年1月,141名学生分为4个班,参加了第三期“数字化阅读II:创新思维培养”的学习。
只有投入真实的在线课堂,才能发现教育信息化的真实问题。在这3期的数字化阅读实验教学中,教师们和北大团队一直在调整在线教学模式、教学时间安排、在线教师团队的构成和合作等方面的问题。
“数字化阅读”课程得到了一家教育技术公司的支持。第一期课程使用了他们为网络学历教育研发的平台,这个平台不太符合“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在线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第二期课程搭建了国际上使用人数最多的开源教学平台Moodle,平台提供了勋章等游戏化设置,与教学评价相配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第三期课程对Moodle平台性能进行了二次开发,设计了出勤、学习档案袋、时间曲线等新功能。
第一期课程作为学期内的选修课开设,实施后发现,在学校原有课程架构下增加一门课程会给学生增加额外的学习负担。原因有两个:一是第一期课程的视频在40分钟左右,偏长;二是在原有课业负担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门网络在线课程,虽然不占用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却占用了学生校外学习时间。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是一个有限的常数,优秀的课程设计者,一定要考虑如何在可支配的时间内给学生最大的收益。
校长柳袁照在一次总结会上说:“数字化阅读”课程打通了高中与大学的课程通道,从形式、内容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赋予了阅读新的内涵,是高校引领中学开展课程改革的一个典范。北大教学团队也将罗强在在线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整理成一个专门的文档。罗强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引导,对学生作品的点评,是在线教学中“师生对话”的范例,成为大学研究分析教学对话活动的案例。
在谈到“数字化阅读”课程的意义时,罗强说:“阅读是滋养人类生命的一种力量,它让短暂的人生变得丰富而智慧、充实而从容。”“数字化阅读”课程为学生打开了每天变化的世界,让他们与美好的情怀、深邃的思想、不懈的探索、崭新的创造相遇,让他们在与国际平行的教育形态中获取成长的养分。
目前,“数字化阅读”课程已扩大到初一、高一、高二,数字化阅读实验室正在为初一学生设计“数字化阅读:成为更好的大人”、为高二学生设计“数字化阅读:把世界绘进地图”的新课程。
未来,随着课程的不断研发和实践,“数字化阅读”课程将形成覆盖初、高中各个年级的数字化阅读选修课程体系。我们相信,“数字化阅读”课程将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推动基于大数据的学习行为分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在线课程设计人才等方面,发挥前瞻性标杆价值。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