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研究到底要研究什么?台湾教师李玉贵认为,通过研究学生、观察学情,调整教学才是首要任务。教师首先是学习者,教师即学生——研究如何学习的学生,这样的教师才可能是专业的好教师。那么,教师如何研究学生,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8-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我在四川遂州外国语小学校进行了8小时“学习共同体课堂研究”教师研修活动。

    研修是这样进行的——上午课程:4名教师一组,解读文本、设计教学、准备教案;下午课程:由我给学生上课(约2-3课时),并在每个小组安排1-2名“学情观察教师”。观课后,学情观察教师向所有研修教师分享所观察学生小组的学情,我以学情观察教师汇报的学情向度、实例、看法,即时提点教师认识“何谓学习”、“何谓学生”、“何谓课堂”。

    “以教师为学习共同体研究课堂”的教师培训模式,是我近5年6次赴日观察学习并结合多年两岸教师培训经验,持续实践、深觉有效的教师研修模式。其中关于“学情观察”,可初步梳理出“为何”、“如何”与“何谓”三个层层递进的思路,即为何在教师培训时组织教师观察学情,教师如何观察学情,进而理解何谓学情。

    限于篇幅,本文聚焦“为何”如此组织教师培训的构想、理由与作用。至于如何观察、搜集与进一步研究学情,留待有机会再谈。

    从学情观察出发

    为什么教师研修必须研究学情——将观课目光放回学生身上。近年来,我持续坚持的“以教师为学习共同体研究课堂”的教师培训模式,主要以这样的方式研究学情:教师观课后,学情观察教师分享所搜集的学情,供所有研修教师讨论与探究。

    设置学情观察教师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一是学情的重要性教师们已经达成共识,一般教师研修也常被提及,却极少成为教师研修的主题。二是一般教师研修论及学情,多是“坐而论道”强调重要性,却极少组织教师实操体验。三是扭转大陆公开课过度关注教学者的沿袭,希望更多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去评判好教师和好课堂。四是学情概念,意蕴深厚,值得探究。

    为什么不提供特定观察记录表——让教师感受课堂的复杂。每当我给学生上课时,都会向学校提出在学生小组安排学情观察教师,而且全体教师共同观课后,学情观察教师需分享在学生小组所搜集的学情。担任学情观察的教师,总会焦虑地询问:有没有特定的观察表或记录格式?否则,我们怎么知道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分享什么?

    虽然我学习过“课堂观察”课程,担任教学辅导教师期间也接受过“观课前会谈”、“课堂观察”、“观课后反馈会议”等训练。但是,我自己培训教师的初始课程,决定不提供观察表,主要有以下3个理由:第一,只要我提供任何一种观察表,教师就会将注意力放在被指定的焦点行为、师生语言、特定问答等观察重点,即指定教师特定的观察焦点,无助于简化课堂,无助于认识课堂全貌。第二,观课分享并非完成别人的要求,何况平时在课堂也不会有人告诉我们该看什么、怎样看。第三,期待培训后,教师能充分体验课堂信息庞杂、瞬息万变的特质。

    有人杏坛一待,数十年如一日;有人教龄数十年,却不进反退。最怕教师面对课堂“习”以为常。教师应警醒“自询”,课堂上自己的一双眼睛究竟要看什么,有什么好看。总之,与其由我要求教师观察这观察那,不如让教师亲身经历在茫茫学情中泅泳,学会抽丝剥茧,自我寻绎如何认识与理解学情。

    为什么教师对于观察与分享学情会焦虑紧张——教师在课堂的艰难处境。要求教师进小组观察、记录并报告学情,每天身处课堂的教师为什么会紧张焦虑?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是否表明,虽然教师经常宣称自己是一线教师,但是并没有真正接地气。

    其实,作为教师的我们虽然置身课堂,却有着宿命般的无奈。因为,在课堂上我们必须忙着教学,应付甚至对付学情都快要措手不及,有时甚至有命悬一线、气数用尽的衰竭感,哪里还有力气兼顾一个个小组的学情,甚至关注小组里一个个学生的思路与表达,更遑论研究学情。

    今年2月,我任教满30年退休,仍切身感受教师身处课堂的困顿与艰难:明明整日身处学情,却又不易得知学情。

    我常想,为什么教师随着教龄增长,却不一定更专业。我们每天身处课堂,与学生浸润于课堂,理应比专家学者更加了解学情。可惜,实则不然。这表明,我们可能长期缺少对课堂学情的关注意识与认识策略。

    理解学情,专业突围

    教师在课堂本已是忙碌的教学者,若要兼顾敏锐的学情观察,对教师实在是一种挑战。但也正因如此,更彰显教师培训时融入学情研究的价值与作用。

    首先,教师在课堂需要有理解学情的意识感,这是教学迈向专业的第一步。其次,哪怕现实课堂很难同步兼顾教学实施与敏觉学情,也要突破限制,积极突围,方能迈向专业。

    如果教师研修后,对把握学情有专业意识感,又能习得体察学情的策略,拥有研究学情的能力,回到自己的课堂便能逐步实现: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的专业境界。

    关于如何观察学情、认识学情,我共梳理出12条思路,也就是我所认为的理解学情的途径,依据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我个人的教学经验与专业阅读;二是这5年,每次为期一周,前后6次到日本进行“学习共同体”考察学习,跟着佐藤学、秋田喜代美等教授看课,课后聆听教授们的观课分析,我所进行的后设综合分析,也就是整理归纳佐藤学教授所倡议的“学习共同体”课堂的重要元素;三是我这几年尤其是2015年9月开学至今,整个学年都在大陆,有比较多的机会进入学校、认识大陆小学教育的实况。我也观察出一些大陆比较忽略、尚未成为常态课堂现实的学情观察,想借此机会提出来与大陆同行分享交流,相互提醒共勉。

    综合上述三个依据:参照我在实践与专业阅读、借鉴学习共同体的优质课堂、优先提示大陆比较欠缺但核心重要的课堂要素,梳理出如何在课堂探究学情的12条思路,分别是:是相互聆听还是各自发表的课堂?是对话交流还是回答问题的课堂?是学生练习与试错还是快速回答正确答案的课堂?是互助共学还是孤立竞争的课堂?是没有一个人被忽略还是有人不被关注的安心课堂?是教师具备文化敏感性的课堂吗?是学生能彼此回应而非一直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吗?是学生经历学习历程的课堂吗?是有探索和挑战的课堂吗?是学生获得提升的课堂吗?是所学对学习者而言有意义关联的课堂吗?是有资源支持理解的课堂吗?

    上述我所整理的12条探知学情的思路或途径,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促成,而且这也是我用双脚踏出来的一条小径,欢迎同行尤其是一线教师一起研究课堂、探究学情。

    课堂:是相互聆听还是各自发表

    听,具有容易被忽略的特性;听,具有静态、安静、不外显、隐微的特质。听,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做,更不知别人是怎么做的,导致容易被缺乏专业意识的教师忽略。在课堂,重视听的教师,显然还不够多。

    听,长期被忽视——从课标检视听的地位。我想,从来没有人会认为听不重要。但是,听却长期被忽略,长久以来是教学“失落的一角”。

    从课标检视听这个语文学习向度:台湾新一轮12年课纲“听”与“说”合并置为一个向度;大陆2011年课标“听”内含在“口语交际”向度中。

    从两岸课纲如何“安置”听,显示出:一是“听”与“说”(口语交际)是一家;二是“听”是为了说,“说”是听的指向与目的。

    如果我们仅将听视为说的前置,便忽视了听本身在学习中扮演的角色。听不只为了说,听具备自成目的的重要任务,即听本身的学习价值与作用。

    听,长期被忽视——从教师养成与在职培训检视。不幸的是,教师养成与在职培训正好印证了课标编制取向。教师养成、在职培训主要强调:教师如何说、说什么、怎样说;如何引导学生发表,促成学生口语交际。

    可见,有关听、聆听、积极聆听的教师培训并不多。

    听的范式转移——从被动接受到积极主动建构意义。我们对听的认识,一向是比较被动的信息接受。在课堂,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教师说:尊重说话的人、不要插嘴、安静听、好好听、专心听、有礼貌地听。遗憾的是,听在课堂经常仅是顺便的提示。

    听为什么被忽视?因为对听认识不清。

    我的公开课,教师们观课后常反馈:李老师具体指导学生尊重别人、做人做事的道理。

    据我了解,这是观课者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而作出的评价。但是,身为教学者,我很清楚自己的教学目的,并不是从教人做人做事的角度出发(并非育人不重要,我认为育人、教学生做人、尊重人需要许多支撑,也就是育人、教做人、教尊重人,如果想成功有效,还需要许多相关支撑)。

    听为什么被忽视?因为对听的意义理解不明。

    我的聆听课堂,常常被误读为教学生做人做事的课堂。这表明,我们对听的理解还不够清晰深入。听在形成内在语言、思维运作、认知处理的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课堂教学需要带领学生认识听的本质和听的学习作用;教学生听的时候,需要留意、把握、筛选、关联、组织相关信息;听的时候,大脑需要进行快速思考。

    我相信教师们如果理解听、认识听,便不至于将聆听课堂误解为教学生做人做事的课堂。但是,尊重、做人的确是聆听课堂的自然产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