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读懂学生?对学生思维发展方面的教育当然不可忽视。除此之外,教师也不能忽视对学生情感方面的解读。本文作者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为我们提供了读懂学生的4种方法和3大步骤,值得一试。如何真正读懂学生
不当的教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师的教育行为,并不一定会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有时反而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创造。作为教师,要有这样的意识: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介入指导,有些介入指导可能是无效的,不当的介入指导可能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站在学生的角度,我们会发现教师的许多做法值得反思。比如:
第一,非主要知识的强化误导。
判断题: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角?
命题者的用意很明显,这个图形并不是角。角的定义是从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而组成这个图形的两“边”是线段而不是射线,所以不符合角的定义。
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而与边的长短无关。也就是说,边可以长一些,也可以短一些,一长一短也可以,只要它的张口不变,这些角便是相等的。只要是角,边非射线莫属。线段是有一定长度的,而用直线组成的角不唯一。
这样一看,上面的判断题是在不该强调的地方强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数学概念非本质的地方去了。
第二,非当下知识的超前灌输。
回农村老家时正值麦收,6岁的侄子坐在车内,看到麦田里忙碌的收割机,异常兴奋。
妻子指着田头的麦垛,告诉侄子:“那是麦秸垛。”我说:“他不懂麦秸这个词。”几乎同时,侄子问道:“什么是麦秸呀?”
妻子于是讲麦穗、麦秆……我说他更不懂了。我们便停下车,带侄子到田头拔了一株完整的小麦。
在孩子没有小麦相关概念的前提下,给孩子说他不能理解的词,就是超前灌输。
超前,并不一定是指超过学年、学段。只要超过学生的理解范围都会引发学生的“问题”,当然,这里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坏事。对问题的思考会让人的认识更进一步,就如上述案例中侄子对麦子的认识。如果疑问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成为他接受新知识的一个心结。
第三,非统一算则的泛化。
在涉及小数的竖式运算中,我们常常见到学生将数位对齐的写法。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一再强化“相同数位对齐”,而忽视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相同单位相加减”。
下面的图片来自某专家的培训,也是在强调“相同数位对齐”。当“相同数位对齐”一次次强化后,“相同单位相加减”却淡出了学生的视野。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我想,与教师的教学不无干系。
第四,非自然思路的强引硬扭。
师:(板书16、24)看到这两个数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1:它们都是整数。
生2:它们都是2的倍数。
生3:它们都是偶数。
生4:它们的差是8,它们的和是40。
……
师:其实,老师是想让大家写出这两个数的因数。
你能想到教师是想问“两个数的因数”吗?由这两个数,你怎么能猜到教师心中的所思所想?没办法,学生“乱猜”一阵后,教师还得自己亮出“底牌”,强引硬扭把学生的思路拉回来。
第五,非正常问题的编造干扰。
一线教师有许多教学困惑,其中大多数是不应该过度关注的。
比如问,最小的一位数是1还是0?其实,不要过多讨论这方面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没有太大的价值。
第一,大小是比较而言的,需要有一个参照的标准,需要有一个范围。有专家曾说,如果在整数范围内,最小的一位数应该是-9,而不是1,更不是0。
第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定义什么是“位”。小学教材是没有这个定义的。在字典里,“位”是指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这个定义似乎很好理解,但这句话的“数码”包不包括0,每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理解都不一样,答案自然就不确定了。
第三,这样的问题既然不是数学的重要概念,那么建议尽量不要过度讨论。
但若迫于现实,考试可能会考、学生可能会问,那怎么办?
既然如此,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是教师,建议向上级部门、命题人员咨询,问清楚这样的题目会不会涉及、价值在哪里?如果你是教研员,可以给教师们一个考试说明,指明这类问题会不会出现在试卷中,给师生吃一颗定心丸。
读懂学生要触及学生情感深处
读懂学生,不可忽视教育对学生思维发展方面的作用。当然,也不能忽略教育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影响。
有一年,我接手一个新班,准备找表现比较好的两个学生聊一聊,想表扬一下他们。
没想到,他们来到我面前,两人并排站立,两手松垂,低头无语,偶尔抬头瞟我一眼,像捅了天大的娄子等我处理。这样的情形让我很诧异。
那一幕,在我心里久久难以抹去。多年后,毕业参加工作的他们来看望我,谈起那时的情景,都非常感慨。
后来,我观察过许多学生的眼神,当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后,望向教师时往往是一副怯生生的表情。他们要在教师的脸上猜测自己在教师心里的位置。
教育无小事,教师的每一个眼神、表情的每一丝微妙变化,都逃不过孩子们的眼睛。学校教育、校园生活让他们过早地学会了察言观色。
写到这里,我想到一句话:“分数写在纸上,情感写在脸上,爱恨刻在心上。教育能给孩子什么?”
当我们不理解孩子,或者曲解了他们的意思时,孩子们可能想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解释,但往往因为处于弱势地位而以失败告终。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内心将烙上难以修复的伤痕。
所以,教师要懂得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理解他们,包容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值得信任和倾诉。
读懂学生的4种方法
在与孩子相处的岁月里,教师一定加深了对孩子的了解,一定了解了不少别人不知道的情况,这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读懂孩子的方法和能力。下面,我介绍几种读懂学生的方法。
第一,思维框架校验法。
解决问题是一种思维的活动,其轨迹可以看成是一个思维框架。用一个思维框架与另一个思维框架相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我们一般可以考虑下面3个框架:个人的框架、科学的框架、学生的框架。校验思维框架可以做以下3项工作:
整体上是否完备:与“怎样解题”相比,学生的思维缺了哪一环节?
细节上是否吻合:与教师解决这个具体问题的思路相比,学生的思维在哪个细节出了问题?
所用工具是否一致:所用概念、方法、知识等是否一致?
第二,作品分析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留下各种各样的文本痕迹,如草稿、作业、试卷等。学生的思考过程往往就隐含在这些痕迹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资料读懂学生。
让情境复原,让思维还原,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这里的“还原”有两个意思,一是弄清学生的思维过程是怎样发展的,二是学生的思维过程真正要表达什么意思。
比如,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学生在计算459×(76-50)时,从第二步开始就把459看成45了,于是结果自然就错了。
对于计算题,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进行验算,以保证计算的正确性。但我想,那个学生一定也是经过验算的,只是验算时没再看一遍题目,而是直接从第二步开始验算,结果自然与第一次相同。
其实,我们不缺乏宽泛地对“结果”(如前面说的“验算”)的一再强调,而是缺少对“过程”(如怎样验算)的精细分解和把握。
在课堂上,我们往往把“思维过程”作为验证某个结果是否正确的工具。而在结果认可的情况下,过程自然就被放在了无人注意的墙角。
第三,访谈法。
在教图案设计时,我的班上竟然有两个学生设计了同样的图形(见下图)。
其中一个学生将图形命名为“其实我不想走”,另一个学生给出的名字是“穿梭寻食的小金鱼”。
显然,后者并不难理解,是从形状给出的名字。而前者“其实我不想走”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我找这个学生聊了聊。他说:“这是3只小老鼠。上面一只小老鼠经常在教室里打闹,影响到了其他同学,所以被下面两只小老鼠架着抬出了教室。上面淘气的小老鼠后悔了,说‘其实我不想走’。”
没有学生的介绍,仅凭图案和名字,我们显然并不知道背后竟然有这么生动的故事。当然,从这个学生的叙述中,我们也许可以听出,班级纪律和秩序需要重点关注一下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