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眼术:认识学生的科学方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8-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怎样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呢,具体有什么办法吗?哪些办法是经过科学实证且行之有效的呢?通向答案的道路一定千千万万,但作为复杂处境中的个体之人,却也只得努力摸索着梳理出“一”条道来。在此,结合个人的阅读、培训与实践,试着分享一种个人觉得行之有效的认识学生的方法。

    眼睛揭示答案

    在NLP(神经语言程序学)中,有这样一种被实践证明有效的理论:眼球转动的方向,与大脑思考的过程有对应关系。具体而言,眼球向上,大脑进入“视觉图像”处理状态;眼球居中,大脑进入“听觉声音”处理状态;眼球向下,则大脑进入“感觉、身体触觉、情绪、内言(即和内在的自己对话)”处理状态。眼球运动不仅可以按照上中下方位进行解读,还可以结合左右进一步解读。若按照“右利手”(生活中习惯使用右手)者的眼球运动标准,可以这样解读:眼球运动至左上方,为“回忆画面”,可以进入到再现曾经留意过的场景;眼球运动至右上方,则为“构造画面”,会主动或情不自禁地进行画面改造或创造;眼球运动至中间偏左,则是回忆曾经出现的声音;眼球运动至中间偏右,则是进入努力捕捉收听声音的状态;眼球运动至左下方,则是进入“自我确认”的状态;眼球运动至右下方,则是启动了对“感觉”的体验。

    有谚语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意指日常经验中存在着透过对眼睛变化的观察,判断一个人脑海内部活动迹象的体验(在神经学发展的进程中,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在认识上以“心”代“脑”)。

    中国古诗也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然后“举头望明月”,继而进入情绪体验“低头思故乡”。此处所谓低头思故乡,就明显地进入了“感觉、情绪”体验的“眼球往下”状态。而或许“举头”望着明月之时,脑海中正浮想联翩,或回忆亲人的音容笑貌,或畅想来日聚会的欢乐场景,总之是进入到“图像”处理的状态。当然,也有“侧耳倾听”、“低头沉思”等说法,无意中为这一理论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更为经典的是,我们用此来考察古人背书时“摇头晃脑”的样子会发现,在转头的过程中,眼球也随之运动,这样不仅容易激发大脑处理声音,而且还容易引发对诗歌画面的想象与情绪体验。从眼球运动触发大脑思维的角度看,“摇头晃脑”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

    由此,也提醒我们,关注眼球运动的路径,可能会为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认识学生提供一种别样的视角。

    在教育中,借助此术,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判断学生状态、调整学生状态,甚至简单实现说谎检测。

    个案诊断

    男生小夏,数学成绩较差,经常不及格,但教师和家长评价他:人很聪明,脑子灵活。我请他来办公室教我做数学题,顺便观察他做题时的眼球运动轨迹。结果发现,整个过程,无论他自己做题还是给我讲解,还是在努力回忆并动笔默写公式的过程中,他的眼球竟然都没有在左侧停留,至少我没有观察到。这意味着,他的思维过程更多的是重新构造,缺少再现的精确。这让我大吃一惊。仔细检查他的数学题目并与之对话,发现他说到答题思路时滔滔不绝,而且方向正确;说到公式选择时振振有词,甚至还说出这个公式在书本左下角。如此看来,似乎什么问题都没有。然而,一旦请他进一步精确表述,就遇到了困难:他脑海中的公式是模糊的、不稳定的、抖动的,只是感觉存在,而看不清楚从左至右每一个字母。当然,也就无法写清楚。只是他习惯了从这样的感觉获得自信:我会了!

    为何他会习惯于感觉和构造呢?我联系他的家庭发现,父母对他的教育,一方面追求自由和开放,一方面对结果要求很高。孩子的童年生活,缺少来自父母的规则尊重体验,几乎时时上演自圆其说的“编造”体验——用各种办法瞒、骗、哄父母。或许正是这样的体验,导致了今天数学学习的规则模糊,造成了评价中聪明、考试时糟糕的状况。

    在以上判断的基础上,学生和教师、父母共同约定了一个实验项目,父母在与孩子的对话方式中增加精确性提问语言;学生做眼球操,默写数学公式,编制试题。在以后的过程中,父母无法坚持,几乎让这个尝试功亏一篑,孩子表现也有反复。幸好4个月之后,在数学考试中成效有所体现,才得以坚持。最终,数学成为其高考优势学科。

    怎样精确教学用语

    我关注到,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与教学成绩平平的教师,其课堂指令有较大差异,其中指令有无体现完成相应任务的思维过程,显得极为关键。在读题之后,大部分学生是对要点确认环节自动处理,并没有觉察停留,而题目解答的关键,往往从这一步开始。有经验的教师会在此处停留:“看完题目,你觉得最重要的是哪个词?”“哪几个信息被你发现了?”长此以往,学生审题时内心活动的标准也就建立起来。如果每个环节坚持引导,并通过读眼判断,也丰富了课堂学生学习反馈的判断依据,有利于对学情的把握。

    其次,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目标指向,借助眼动理论,精确教学用语。比如,教学中经常需要学生进入一个情境。所谓进入情境,不外乎场景如在目前,感受如同己出。前者,一般眼球向上,或构造环境,或回忆画面调动经验;后者,一般眼球向下,沉浸于情感之中;唯独眼球居中可能是个例外:除非这是一个由许多声响构成的情境,尤其需要听觉开发,否则眼球居中的状态,是很难进入情境体验的。

    所以,在进行情境体验设计时,不妨对引导语稍作推敲,在“体验”、“想象”的指令前,增加一个帮助学生实现“如何体验想象”的暗示,类似“请大家抬起头”“请大家眼球朝上,想象一下……”“请大家闭上眼睛”“请大家低下头”……

    我们认为,落实到每节课,不同学科的不同任务都需要不同的思维过程,表现在眼球运动上,则呈现出不同的运动轨迹。虽然眼球运动轨迹是丰富的,但在思维的要害之处,大体是有共性的。

    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一节课学习任务所需的一般思维路径和眼球路径,除了在课堂进行语言或其他设计的暗示驱动外,课前课后也可以借助类似眼保健操的活动,进行相应的眼球训练,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兴奋”。事实上,由于生活体验不同,大部分人的眼球会更喜欢往几个方向走,而不乐意停留在某几个方向,此时,有意识的训练可以起到弥补思维路径盲点的作用。

    (作者系独立教师,“成为学习者”发起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