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得疲惫,症结到底在哪里?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刘濯源认为,症结源于多数学生没有发展出高阶学习能力。怎么办?且看刘濯源的研究成果:以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改变知识灌输型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8-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习之“终生隐忧之患”

    如果有人让我描述当下多数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会马上想到8个字:“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学生学习知识,记住知识本身并提高解题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记住知识不等于要死记硬背,提高解题能力也不一定非要依赖题海战术。其实,从科学用脑这个层面来说,“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是“非友善用脑”,这种学习方式违背有效学习原理,是负效能的苦学方式。

    以“死记硬背”等方式获取的知识,往往具有4种典型特性:肤浅、孤立、模糊、无序。而具有以上4种特性的知识,既容易被遗忘又很难被调用,属于“惰性十足”的“死知识”,这些知识不仅难以被灵活地运用于生活实践,即便是用于应试也很难奏效——题目稍微有些难度,根基不牢(理解不深刻)的破绽便会显露出来。同样,靠“题海战术”积累的“题感”,往往是感性僵化的答题经验,当题型或出题情境变化较大时,所熟悉的“题感”便会对不上“频道”,或慌中出错,或不知所措。

    然而,长期运用“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这种学习方式,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及思维弱化现象(思考意识及思考能力的双重退化)。一方面,“机械重复”让大脑产生倦怠,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机械重复”的语言、行为、想法又框定了大脑的思维,形成思维定势。厌学情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意愿,思维弱化会降低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不会学。试问,对于一个既不爱学又不会学,但又不得不学的学生而言,学习效能会高吗?然而,对学业水平的负面影响还只是“眼前易见之失”,在一个知识与技术加速更新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少年之时就养成“不思考”或“浅思考”的习惯,才是“终生隐忧之患”!

    突破之道:从“低阶”迈向“高阶”

    为什么“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这种学习方式如此低效,却能够在现实中大行其道呢?我认为,其一是因为大多数教学参与者(学生、教师、家长)的学习观仍旧没有转变,还在传统的习惯中打转;其二是大多数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支持。

    “什么是学习”、“为什么而学习”、“如何有效学习”这3个基本问题,对于学习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教与学的方向。做一件事,如果方向错了,付出的努力越多,距离目标就越远。学习不等同于记忆,记忆也不等同于机械重复,如果传统的学习观念得不到纠正,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难上加难。因此,要把数以亿计的中小学生从“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转变所有教学参与者的学习观,便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如何转变?前提是要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发展规律有正确的认知,其中最重要的是理解“低阶学习”与“高阶学习”这两个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1956年,美国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中,按认知发展水平将学习活动划分为6个层次: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学界一般会将前3个层次(识记、领会、应用)视为“低阶学习”,而将后3个层次(分析、综合、评价)视为“高阶学习”。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领会和应用层次也经常会发生复杂的、高度抽象的思维活动,所以我们参考但不照搬上述划分方法。我们划分“低阶学习”与“高阶学习”的依据是参与学习活动的心智属性:有高阶思维和高阶情感参与的学习活动属于高阶学习,反之则属于低阶学习。这里的“低阶”是指学习活动的基础、表层阶段,主要靠大脑的感知记忆功能来完成;这里的“高阶”是指学习活动的深化、发展阶段,需要运用大脑的高阶思维能力(概括、推理、分析、综合、评价等)及高阶情感能力(共情、悦纳、自省等)才能完成。完整的学习活动必然是由“低阶学习”与“高阶学习”共同组成,离开“低阶学习”的“高阶学习”如空中楼阁。但在学习过程中,过度依赖“低阶学习”,“高阶学习”的能力发展就会受到严重阻碍。

    当下,在基础教育阶段,“低阶学习”依赖问题长期存在:学生主要靠“记忆”来积累知识,通过“题海”来积累“答题经验”,表层化学习占据主导地位,高阶思维或高阶情感参与较少。“低阶学习依赖”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学习兴趣培养不利,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教师必须有意识并且有策略地发展学生的高阶学习能力。所谓“高阶学习能力”主要包括3个方面:高阶情感运作能力、高阶思维运作能力、高阶知识建构能力。其中,高阶情感运作能力主要包括悦纳、自省等自我觉察、自我管理的能力;高阶思维运作能力主要包括独立思考意识、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有效表达能力、批判式思维运用、创造性思维运用等;高阶知识建构能力主要包括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能力、学科问题解决策略的生成能力。

    高阶学习能力形成较难,但迁移性好,可超越情境依赖,一旦形成便能起到“一通百通”的效果;低阶学习能力形成较易,但迁移性差,较难超越情境依赖,基本是通一个算一个,而且只靠低阶学习能力根本无法胜任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因此,从整体和长远的角度看,有计划并且有策略地发展学生的高阶学习能力,要比让学生“记住知识”和“积累题感”重要得多!

    有力支点: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

    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高阶学习能力”?经过15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已经为此找到了有力支点——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所谓“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是指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教学着力点,以思维可视化为手段,将系统性思维训练与学科有效教学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而所谓“思维可视化”,是指以图示或图示组合的方式把原本不可见的思维结构、思考路径及方法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由于大脑对“图”非常敏感,所以可视化后的思维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思维可视化,正是利用大脑的这一天性来实现思维信息传递及加工效能的提升。

    从宏观上讲,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是没有具体边界的,因为它是一套开放的体系,一切有助于提升学习效能的理论、方式、方法及技术都可以融合进来。例如,被运用到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中的图示方法及技术已经有数十余种,但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有3种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它们分别是学科思维导图、解题鱼骨刺图、学科策略模型图。

    学科思维导图是“基于结构化思维系统的知识建构策略”,主要功能是将零散的点状知识建构成系统的网状知识结构,并且在知识建构过程中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系统性锻炼。图1是我绘制的一张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部分)学科思维导图。

    图2利用鱼骨刺图解决问题,主要用来呈现和梳理复杂问题的思考程序。鱼骨刺图由3部分构成:中间“脊骨”为解题的关键节点,通过这些关键节点,可把一个抽象或复杂的大问题分解成若干简答而具体的小问题,使问题更容易解决。“脊骨”下方为策略分析过程,针对解题的关键节点进行层层追问,制定解题策略。“脊骨”上方为条件转化过程,根据策略指引,利用已知条件推导出未知条件。解题鱼骨刺图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解题策略不可见的弊端,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掌握清晰的思考程序,形成有效解题策略。

    近年来,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图示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日渐广泛,但大多收效甚微,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有3个层面的原因:第一,图示技术运用的不规范、不科学;第二,图示使用者的思维能力不足;第三,没有将图示技术与学科教学实践进行深度整合。也就是说,如果想让图示技术发挥作用,必须同时具备3个层面的能力:第一,熟练掌握各种图示技术;第二,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最好是经过系统专业的思维训练);第三,对学科有深入、系统的理解,这是最关键的。在思维可视化教学体系中,图示技术是呈现方式,思维是内核,学科知识既是建构对象又是思维载体,三者缺一不可。

    未来挑战:适应信息智能时代的学习

    教育的发展总是与人类文明的脚步相伴相随。当下,诸多新教育技术(互联网+教育、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纷至沓来,对传统教育的冲击一波胜似一波,信息智能文明时代的大幕正徐徐拉开。所谓“信息智能文明时代”,是指“互联网+人工智能”将取代“机器化大生产”,成为主导产生方式的新文明时代。在这一时代,人类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及学习组织形式都将发生重大转变。

    那么,我们将如何适应这些转变?首先,我们必须要比较清晰地构建信息智能文明时代的学习图景:第一,教育的目标将从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和技术转变为发展学习者的思维能力(以学习力及创造力为主);第二,教学方式将从“教室+教材+教师”向“屏幕+自主探究+无边界合作学习”方向转变;第三,教学组织形式将从单一的权威组织(学校)向“权威组织+自组织”形式转变。

    依据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信息智能文明时代,学习者必须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张嘴等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陈旧的学习方式必将被淘汰,而作为支持学习者发展高阶学习能力的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将被普遍运用,并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相融合,创设高品质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高效能学习支持。信息智能文明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事实上人类的一只脚已经踏入这个时代的门槛,每一位教学参与者都应尽早为此做好准备:告别灌输,让学习看见思考的力量!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