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指出——“教育是解决人类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8-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黄浩) 自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达喀尔行动纲领》以来,世界各国共同推动世界教育改革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世界教育改革发展中仍普遍面临一些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问题,如何应对挑战、探讨对策?8月22日,以“教育中的辩证法:比较的视角”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会长卡洛斯·阿尔伯托·托雷斯、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等出席大会开幕式,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专家和学者参与本届盛会。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谈到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陈宝生在开幕式上指出,尽管各国各地区情况不同,但教育发展各具优势和特色,完全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

    卡洛斯在致辞中谈及对“比较教育学”的再认知:全球化背景下,在理解与教育息息相关的社会环境,以及理解诸如入学机会、教育平等、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难题方面,比较教育学拥有怎样的比较优势?在全球化的今天,比较教育学作为一个学术领域是否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卡洛斯表示,回答这些问题,绝不意味着全球化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更加同质性的世界,在一些领域却恰恰相反。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知识创新前所未有地推动着社会快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恐怖主义、国际冲突、贫困、生态环境遭破坏等严峻问题。卡洛斯在会上抛出问题:比较教育学如何回应当今更加暴力和更具风险的社会人权和民主议题的挑战?比较教育学又该如何回应极端暴力所带来的非理性毁灭问题?

    在刘川生看来,“只有教育才是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根本途径。”她表示,全球教育改革以及教育研究,必须针对问题、应对挑战、探讨对策。“世界各国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领域的人文对话、思想沟通和经验分享,在交流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合作中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增进国际间的教育共识,促进各国的教育改革创新,共创人类社会的美好前景。” 刘川生说。

    世界比较教育研究将走向何方?陈宝生提出几点意见。“一是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深入研究和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教育所面临的历史责任、时代使命,以及全球化与本土化、数量与质量、公平与效率等重大问题。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的研究,积极开展对区域性、国际性教育组织的研究,广泛运用质性和量化研究方法。三是通过深化比较教育研究,为各国教育决策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国外教育改革发展的资料、经验与建议,为全球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智力贡献。” 陈宝生表示,中国教育部将一如既往支持世界比较教育研究,分享教育改革发展经验,促进世界教育交流与合作。

    开幕式后,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会长、第十六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主席王英杰教授,OECD教育与技能主管、秘书长特别顾问安德里亚斯·施莱克尔分别作了主旨演讲。接下来几天,中外学者还将围绕“全球化和本土化、数量和质量、市场化和公共化、传统与现代、公平与效率、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据悉,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诞生已近200年的学科,为促进世界教育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北师大资深教授顾明远介绍,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自1980年参加世界比较教育大会以来,至今已有36年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世界比较教育大会一直未能在中国召开,此次系该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对中国比较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动 态     下一篇:小种植里办出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