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宽我们的世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8-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回顾自己40多年的“行走轨迹”,也梳理了知行社的“行走方式”,从个体感悟到群体行动,从生命行走到专业行走,其实是为“教育行走”张目和点睛。我与大家分享三点感受:

    一是行走才有辽阔。我们每个人最初的世界,其实都是狭小的,逼仄的,甚至可能因狭小、逼仄而显得灰暗、沉闷,但是通过不断行走,我们的世界会不断变得明亮、辽阔。追溯自己从出生的小山村一步步走来的经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自己绘制的世界地图,我们行走的足迹,会让这张地图不断拓展,不断延伸。

    二是行走才有艳遇。我对艳遇的理解是:所谓艳遇,就是你自己首先要艳,然后才能遇见。如果我们让自己变得更艳丽,就更容易有美好的遇见。这既包括美景,也包括“美ren”(既指美好的同仁,也指美好的人,简称“美ren”)。我想,生命美好就在于与那些没有相逢的“美ren”不断相遇,与那些已经遇见的“美ren”不断重逢。

    三是行走才有传奇。读金庸小说时,我有这样的发现:一个大侠之所以能成为大侠,自己的天分和内功、遇到的高人(名师)和秘籍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那些盖世奇侠,都是在不断行走、闯荡“江湖”的过程中才渐渐成为大侠的。没有江湖,大侠哪怕身怀天大的本事,也会“无用武之地”,难以体现“侠之大者”。

    这样的梳理和发现,正可以看出“行走”之于教师成长的意味。

    我一直觉得,教师成长包括心灵成长(精神发育)和专业成长(能力提升)两方面,而心灵成长是前提和基础。行走,表面看是身体的运动,实际上是心灵的修行。近年来,针对学生有“研学旅行”,所以针对教师也应当有“研修旅行”。这并非泊来品,更非新生事物,而是早已有之,只是古人称为“游学”,不仅要游,还要“远游”、“纵游”、“壮游”——不是单纯的旅游,不是盲目的探险,更不是散漫的流浪,而是胸怀壮志,深入自然,深入民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既游目骋怀,又旷心怡神。

    一个教师,倘能不断行走,感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不同状态的学校面貌、课堂风景,必定有助于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体认。所以我说,教育需要静守,更需要行走。但是,在目前的体制下,每个教师都被局限于某个区域、某所学校、某间教室,每日所见都是熟悉的同事、熟悉的学生、熟悉的事情、熟悉的风景,他们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容易变得偏狭,逼仄——这势必影响到他们的胸怀、视野、格局和气象。

    一个校长朋友,上任之初曾对我说:任职期间,他要让每个教师都坐一次飞机。我问他何以会有这样的“执政目标”,他说,当一个人坐在飞机上,看看窗外浩瀚的云海,看看脚下辽阔的大地,他的许多感受都会改变——置身高空与置身大地,感觉肯定不同,尤其是第一次,许多在大地上看起来非常重要的东西,在那个时候可能会变得不那么重要。

    通过这些年对教育的观察和考量,我深切意识到,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应像“江湖大侠”那样,在不断行走中丰富自身的经验和见识——遇到更多高手,听到更多课,才可能在“切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看到更多教室,更多讲台,才可能在“琢磨”中反思自己的行为,为自己的教育提供更丰富的背景,更丰厚的素养。

    这样的意味,固然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实现,但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走之于教师,甚至行走之于每个人的心灵成长和精神完善,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用苏辙的话说,“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当广阔的天地呈于眼前之际,当浩瀚的世界汇聚于胸次之间,相信我们的生活与精神,都会有别样的面貌和气象。

    这样的行走过程,正是教师的成长历程。这样的行走方式,也应当成为教师的成长方向。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