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变化夯实教师职业幸福感
变化1: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断提高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逐步落地。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出台实施办法,因地制宜提出符合乡村教育实际的支持政策和有效措施,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许多省份实现了政策突破,推出许多实招硬招。
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惠及更多乡村教师。中央财政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下达年度奖补资金22.8亿元、29.8亿元。全国近600个连片特困地区县已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平均补助标准近300元,受益乡村教师超过100万人。部分补助标准在1000元以上的地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显著增强。
“特岗计划”继续为乡村教师队伍“输血”。继完成2015年21个省(区、市)800多个县28000多所农村学校(村小、教学点)6万多名特岗教师招聘入岗工作后,部署2016年特岗教师招聘工作,中西部21个省份招聘7万名特岗教师,比2015年增加近1万人。
因地制宜推动地方培养乡村教师。已有23个省(区、市)采取公费培养、学费返还等方式,每年吸引约3.5万名师范生和高校毕业生直接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推动地方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
教师培训助力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国培计划”聚焦中西部乡村教师校长培训,2015年培训乡村教师200多万人次;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培训乡村校长2600人;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完成对全国300万中小学教师专项培训。2016年“国培计划”将完成100多万乡村教师校长培训。
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逐步得到落实。通过政策宣传、典型推广、调研督促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地方落实。截至目前,山西、辽宁、山东等10多个省份实行了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并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已有25个省份的小学教师配备和24个省份的初中教师配备达到国家编制标准要求。
为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颁发荣誉证书。通过公开征集评选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LOGO)。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启动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颁发工作,推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变化2:教师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师范生教育实践得到强化。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制度。全面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
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深入推进。2015年新招收7002名免费师范生,同时录取9995名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截至2016年5月30日,有7424名免费师范毕业生履约就业,占应届免费师范毕业生总数的86.3%。根据部属师范大学对接各省份免费师范生招生需求,2016年6所部属师范大学招收免费师范生7000人左右。
特教教师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印发《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进一步扩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规模的通知》,与有关省份和高校沟通协调,要求通过招生计划增量安排或存量调整,扩大特殊教育专业培养规模。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实施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5年选派9万名中高职教师参加培训,组织9000名中高职教师到企业实践。教育部会同国资委等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推进教师企业实践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高等学校教师国家级培训持续实施。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2015年和2016年分别资助1068名、1000名中西部地方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高水平大学访学研修。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项目,2016年至2020年每年重点组织2000名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和100名全国高校教师培训者参加国家级示范培训。
变化3:教师队伍建设治理水平逐步提升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拓宽通道。2015年,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进行部署,将中学和小学两个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合一,最高职务等级设置到正高级,破除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的“天花板”。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完成对各省份改革实施方案的审核批复工作,指导地方做好改革实施工作。
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逐步铺开。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2015年有22个省份推进试点改革,2016年上半年有90万人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考试。定期注册制定改革方面,2015年有35261所中小学校的178.8万名教师首次申请注册,合格教师175.9万名,通过率98.36%,暂缓注册教师21539名,不予注册1122名不合格教师。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提高了教师准入门槛,破除了教师资格终身制,提升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促进乡村教师资源优化配置。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加快推进,30个省份出台省级实施意见。首批19个“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2016年选派2.5万名受援县急需的符合规定条件的学科教师和骨干教师赴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支教,缓解“三区”师资紧缺、优秀教师不足的矛盾,推动“三区”教育均衡发展。
变化4: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在广大教师中形成
深入开展李保国等优秀教师典型宣传。教育部将李保国作为全国重大典型集中宣传,追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开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深入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报告团赴全国开展巡回报告,运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李保国优秀事迹。开展当代教师风采宣传活动,通过中国教育报、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全媒体、持续宣传教师阳光健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新形象。
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完善。30个省份、6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出台师德建设系列文件实施细则和办法,各地通过设立师德宣传教育月、制定师德考核办法、将师德师风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加大督导力度等,着力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大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推选2016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在各省份推选的基础上,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及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报纸和网站,展示教师阳光健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崭新形象和先进事迹,充分利用多种媒体,使楷模的推选过程同时成为宣传学习的过程。
开展教师志愿服务活动。启动“名师大家公益讲堂”活动,向社会大众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向教师学生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学习方法,向家长传播健康育人理念。启动“烛光行动”计划,在老少边穷岛地区建立全国教师志愿服务实践基地,通过教师培训、科技扶贫、公益义诊、农技服务等方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开展“寻找最美教师志愿者”暨“我的志愿服务故事”征文活动,广泛发掘和宣传教师志愿者感人事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