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犯错”的机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9-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位教师朋友抱怨说,我工作努力,教学踏实,学校任务从不拖沓,每天早出晚归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啥事都做得稳稳当当,可怎么就觉得自己没什么长进呢?我淡淡一笑,然后问他,你都是在“循环重播”,你有时间“犯错”、有时间思考吗?

    犯错?是的,好教师要善于“犯错”。

    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朗根尼西说:“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教师成长路上,我们听到太多的忠告。但我们最缺少的,是历经跌撞后自行悟出的道理,而这往往最能滋养我们的教育。成长,就是学会在跌跌撞撞中把所有磕绊筑成攀登的台阶。

    许多教师会用爱去宽容孩子的错误,会鼓励孩子合理地犯错误,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孩子“犯错误”过程中不利的、消极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情合理的因素。但这还不够,要真正成为好教师,自己就要不时有些“错误”之举,然后不断修正,自我完善,实践新飞跃。“在有些人因为自卑踟蹰不前的时候,另外一些人忙着‘犯错’从而变得更优秀。”我们自然不能忙着“犯错”,但不去实践你的新想法、新设计,教育生涯又怎么会存储下一次飞跃的动力?

    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初教《愚公移山》一文时,就不按常理出牌。文言文,传统的教法是“串讲”,即由教师逐字逐句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和“记”。钱梦龙不愿意这样讲课,他始终认为教学的宗旨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为此他的文言文教学废止了串讲法,而是用精妙的“曲问”以及饶有趣味的师生对话展开。按传统的教法,这应该就是“犯错”的教学。可正是这样的“错”,却留下了经典的一课。

    决心做当今语文教学“叛徒”的教师黄玉峰,在演讲中描述了乖学生的模样:朝气蓬勃的少年郎成了习题的奴隶、教师的奴隶、考试的奴隶……其实,换个角度思考,不敢出错、稳当平庸的教师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形象?

    北京十一学校教师魏勇说:“如果你做的事情总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总是十拿九稳,可能(现在的)优秀就是你的顶点了。”好教师需要学会打破,而打破有时就是在“犯错”。这个教学模式很好,还有没有更好的?这个教案设计不错,你能设计出更具创新力的教案吗?这种文本解读很新鲜,可你的思考又在哪里……

    好教师必须学会“犯错”,对错误的管理是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机会。因为你能看得懂“错”的性质,看得清“错”的方向,能把握住“错”的程度,能预见“错”的未来。

    面对教育困局,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选择不断突围,在深水区呛过水的他说:“教育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我们的内心。”于一线教师而言,专业成长的最大阻力也来自我们的内心——没有自信力的内心,甘于平庸惰怠的内心。每天都忙得满满当当,什么事都做得稳当当,你哪里还有时间尝试新错误,哪里还有空间安放新思想?

    学会“犯错”,是一种进步。这“错”,是不同于常规的思考,是打破旧习的实践,是不沿寻常路的行走,是超越稳当局面的挑战。“错”中有思,“错”中求变,“错”在叛逆中升腾,“错”在不甘中重塑。当然,“错”也有真错的时候,但谁还不许摔个跤呢?

    郎平说,女排精神是“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然眼中坚定”。好教师,也要敢于呈现摇摇晃晃的身影,要敢于留有时空让自己“犯错”。

    (作者系特级教师、浙江省永嘉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平台思维下的教师成长     下一篇:好老师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