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留不住人的地方,留住了白占成的心,42年的时间,他把上课看得比天还大,永远是满满的激情。白占成:在乡村越待越有劲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9-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白占成,内蒙古清水河县单台子乡小学教师,呼和浩特市优秀教师、师德楷模,内蒙古自治区优秀乡村教师。

    凌晨出发,顺着盘山公路转了不知道多少个弯,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内蒙古清水河县单台子乡小学。这一天是8月31日,恰逢学校开学,看到记者到来,孩子们热情地围了上来,领着记者去参观不大的校园。

    “路不好走吧。”校长略有歉意地说。旁边送孩子的家长插了一句话:“以前的路更难走,出趟门可难了,现在已经很好了。”

    的确,虽然地处清水河县,但单台子乡并没有人们想象的山清水秀,这里“吃水贵如油,饮水天天愁”,且距县城太远,开车就得3个多小时,而且都是事故频发的盘山公路。因此用当地人的说法,这里是“留不住姑娘的”,但凡有点能耐的都嫁出去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留不住人的地方,留住了白占成的心,让他待了42年,而且越待越有劲儿。

    “我就是喜欢娃娃们,看着他们笑,我可开心呢。”提起孩子,白占成就有话说。

    “孩子们不能变成‘睁眼瞎’”

    为什么选择当教师?

    用白占成的话说,完全是“命运的安排”。1974年,17岁的白占成初中毕业,回到单台子乡石垛墕村,没想到马上就被村支书“指派”任务:“咱村没有教书先生,你是唯一一个读书的,来当老师吧。”

    就这么一句话,白占成开始了与教书育人的不解之缘。

    当时的办学条件很差,教室是一间窑洞,课桌是炕桌,黑板是刷黑的木板,窗户糊着白纸,光线特别暗。更重要的是,9个学生,最大的17岁,与他一般大,最小的才7岁,5个年级的复式班,没有教学经验的白占成,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

    “那时候可真难啊!”但白占成却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钻劲儿。

    怎么上课,怎么教书,他采取最笨的办法——跟人学。

    半年时间,白占成走遍了附近的学校,听老教师的课,也请老教师听自己的课。边教边学,边学边教,白占成终于懂得了教学的门道。

    虽说教学上了道儿,但待遇不可谓不艰苦。那时还是挣工分的年代,白占成工作一天算一个工分,国家每月补助才5元钱。个人收入如此,就更不用提学校的办公经费了。村里的生产队有时买不回煤炭,看到学生冻得可怜,白占成就带领学生到山坡上捡干柴、牛粪、驴粪来烧,为学生取暖。遇到严寒天气,就干脆将学生领回自己家里学习。

    不仅如此,为了增加一点收入,白占成还带领学生养兔子、挖药材、种蓖麻,用这些钱为学生买一些作业本、文具盒,也买回煤炭,让学生不再受冻。

    这样艰难的日子,一干就是8年,直到1981年村里包产到户,生产队解散了。此时的白占成面临一个选择:没人管学校了,还当教师吗?

    当时的村民众说纷纭,“年轻轻后生,干啥不好,非死赖着教书?”尤其是那些没有学生娃的家长更是说:“学校干脆裁了算了。”

    面对争论,白占成想起自己祖祖辈辈吃尽了不识字的苦头,还有苦心经营了8年的学校,尤其是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决定:“即使一分钱工资没有,也要教书,孩子们不能变成‘睁眼瞎’。”

    1981年是白占成生命中最艰难的一年,甚至因为没钱“难受地哭过”。幸运的是,快过年的时候,他拿到了国家补助的150元工资,更让他欣慰的是,7名学生家长被他的诚心所打动,凑了21元钱送到他手里。

    虽然全年收入只有171元,但却温暖了白占成的心,因为“村里人朴实,你怎么对孩子,他们就怎么对你”。

    “教学成绩轰动了整个乡”

    白占成在村里越来越有名了,不仅是因为他愿意教书,更因为他教得好。

    1989年9月,看着已经连续两年升学率为零的村委中心小学,村支书想起了白占成,决定把他调到村委中心小学任教。

    尽管离家远,干农活儿不方便,但白占成毫不犹豫地接过了这副重担。到了中心小学,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挨门家访,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当时学校有一个复读生,已经考过一次初中没考上,周围的人都对这个学生持“打击”态度。但白占成就是不信这个邪,他放出豪言:今年,这个娃娃一定能考上初中。

    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成绩,白占成把办公室当成教室,辅导学生,到了冬天,干脆就住在学校。更重要的是,他是真心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去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村支书的儿子也在中心小学读书,是出了名的“捣蛋鬼”,都小学五年级了还什么都不会。但白占成就是有能耐,与这个学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让他重新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最后毕业时,连这个孩子都感叹道:“小学前4年,什么都没有学,我是用最后1年学了5年的知识。”

    因为用心,白占成在当地创造了一个奇迹:当年五年级的8名学生都考上了初中,那名不被看好的复读生成绩是全县第一,至今白占成都记得他的成绩:数学满分,语文83分。

    这样的教学成绩轰动了整个乡,许多家长不嫌路远也要送孩子到白占成所在的学校读书。乡里为此决定扩建教室,村委中心小学人数最多时超过了80人。

    那时的白占成迎来了教育事业的第一个春天:连续5年被评为乡级、县级优秀教师,1992年“民转正”成为一名公办教师。

    “当时,我带的学生成绩都特别好,有人不相信,还专门去查试卷,结果让他们心服口服。”回想往事,白占成有点小小的骄傲。

    “为什么您那么会带学生?”时至今日,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白占成时,他讲了自己的小诀窍:“因为我的课堂效率比较高。上课的时候,我特别关注学生的眼神。如果我的课吸引不了学生,就不会激发他们的兴趣,他们怎么会想学习呢?”

    “当我的眼神与学生的眼神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就知道课上成功了。”说起教学,白占成就像换了一个人,脸上散发着不一样的光芒。

    “我老了,孩子们不老”

    从教42载,白占成是单台子乡教育发展的见证者,也是乡村孩子成长的守护者。

    2007年9月,因为撤点并校,白占成来到现在的学校——单台子乡小学,并且有了全新的体验——教学前班。

    让白占成心酸的是,班里一共十几个学生,就有好几个来自单亲家庭。其中最可怜的是学生小星,4岁失去了母亲,6岁就被送到学校寄宿,因为父亲要去打工,家里无人照顾。

    年龄这么小,怎么寄宿?白占成看着稚嫩的孩子、为难的大人,决定照顾小星的饮食起居。已经快50岁的白占成每天为小星穿衣服、洗脸、洗脚、换洗衣服,晚上还要叫醒他上厕所,真是操碎了心。

    照顾孩子,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一次半夜,小星病了,吓得白占成背起小星就往卫生院走。医生一量体温,高烧近40度。经过3天的输液治疗,小星的病才有了好转。就这样朝夕相处了两年,小星才住进学生宿舍。

    像这样背起学生去看病的事情,白占成干过不止一次,用他自己的话说:“娃娃们离开家到学校,就是我的骨肉。”

    近年来,学生人数在逐渐减少,可白占成一样认真工作。2011年他取得了专科学历。今年4月,县教育局举行班主任工作大赛,已经59岁的白占成积极参加;5月县教研室进行示范课教学观摩,他承担了三年级品德课教学。评课时,教师们一致认为他的课讲得很有激情,乡村学校很少有这样的教师。

    “除了英语和计算机没教过,其他的课我都上过。”翻开白占成厚厚的一沓记录本,从最初的备课本到现在的教案、学案,他一直在与时俱进地努力学习,每个学期都重新备课,因为每次遇到的学生都不一样。

    “别人都说,你年纪那么大,凑合到退休算了,但我不这么想,教书不能‘雨过地皮湿’,误人子弟那可是犯下了滔天罪行。”一激动,白占成的声音都变大了,“我老了,孩子们不老”。

    课比天大,一辈子从来没有耽误过一节课,这是白占成最自豪的事。在这位59岁的老教师身上,看不到倦怠,看不到抱怨,感受到的是满满的激情。

    “放暑假时,我天天掰着指头算,咋还不开学呢?”白占成笑言,希望退休后还能返聘回学校,继续教书。

    “把我的一生献给孩子们,这是我最大的幸福。”白占成郑重地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