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学习文化
7年前,我在德国访学时,在现场捕捉到一个真实又难忘的镜头:在德国哈茨山区森林中,有一个人工开挖的沙坑。沙坑两侧立有一些木牌,木牌上依次绘有不同的森林动物形象,并标注着各不相同的弹跳能力。来自山区小城威尼格若德一所初中学校的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来到这里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活动。
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护林员先是做了一番安全教育和通识培训。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孩子们自己掌握和使用。如何辨识有毒蘑菇,如何暗夜逃生,如何考察历史遗迹……一个个有趣的学习活动交织在一起,让孩子们全身心投入其中。
沙坑跳远只是众多活动之一,与体育有关,却又不只是单纯而乏味的体育项目。“跳跳看,你的弹跳能力与森林里哪种动物差不多?”孩子们的好奇心一下被激发出来,争先恐后,乐不可支,他们尝试着、参与着,欢声笑语充溢其间。据说,这个沙坑在多年前被学校的一名女生创意出来,后来的学弟学妹享受到它所带来的探究乐趣。
从德国归来后,我受此启发创设了一项富有特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即“我写我家——寻找身边的历史”,面向青岛城乡所有初中二年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成果征集评选活动。从2001年开始,各学校每年暑假前布置任务,暑假结束后组织评选展示,周而复始,已经成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个符号。
仅就历史课程而言,死记硬背、机械记忆、题海战术、画书背书并非是其与生俱来的本体属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形成历史情怀、人文智慧和宽广视野,才是这门课程应有的价值追求。而要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学习,仅仅依靠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校内课程学习显然不行。如何解决?“放长线钓大鱼”,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营造一种研究性学习的适宜环境势在必行。于是,我们将目光锁定在“家史”节点,引导每届初二学生利用暑假,带上小板凳,走到家族里一个又一个饱经风霜的知情人面前,聆听他们的讲述,感受历史的风云激荡和亲人的悲欢离合。条件允许时,学生还可以实地踏访老村庄和老宅子,触摸那一段段正在远去的时光,形成由文字、照片和实物构成的立体化、生态化学习成果。迄今,这项活动已经坚持了6年,初见成效。
在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刚进校门的初一学生,心智成熟度不高,临近毕业的初三学生,课业压力陡然增高,缺乏必要的从容与悠然,而从容与悠然又是开展开放度较高的研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的前提。相比之下,初二学生更适宜开展这种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与适合的学科课程有效接轨,有的放矢设计和确定学习主题与领域,积极组织适龄学生有效参与,这是研究性学习取得成效的关键。
义务教育阶段的研究性学习,需要秉持进取和创新意识,实事求是、有条不紊地推进。这种学习活动,重在过程、重在发展,以促进参与活动的学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活动,重塑学习文化,让学生体验探究发现的乐趣,体味生命成长的感动,积淀终身向学的动力,这才是研究性学习应有的价值趋向。
学习的空间,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应学生自身的成长规律,适应教育的内在逻辑,因地制宜开展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性学习迫在眉睫。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可以突破学校、课堂封闭呆板的藩篱,为学生搭建一个释放潜能、展示才艺、创新发展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片面应试、能力缺失和创新乏力的短板,形成一种对知识、对真理、对学问的“温情与敬意”,由此带来的效果是传统的课堂学习无法企及的。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