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诗有味似连珠——低年级童诗写作指导课例分析
童诗中有精练的语言,奇特的比喻,机智的比拟,鲜活的动词,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细腻的感受,纯真的童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指导孩子进行童诗写作?
针对低年级孩子还不会写作的现状,为了在写作指导中努力渗透童诗启蒙意识,培养学生童诗写作的兴趣,我尝试运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进行童诗写作。
表述引入,开启心智
教师要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达,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开启心智,陶冶情操,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童诗除了以丰富的情感吸引学生之外,还具有叩响童心的情趣。其实,每个孩子心里都有非常熟悉的童诗,在孩子的心目中,童诗是那样神奇、美好。童诗并不是高不可攀,这正是我想告诉孩子们的。
【课堂追踪】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骆宾王7岁时就写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咏鹅》;白居易5岁开始学诗,16岁就写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厉害吗?
生1:哇,厉害!
生2:他们都是名人,我可不会写诗。
师:别急,那些是古代诗人,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与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他们已经是小诗人啦。下面我来朗诵一首发表在《常州晚报》上的小诗,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小被子/跟我一起睡午觉/看谁先睡着”。
生3:哈哈,只有一句话,很简单呀。
师:我再请同学来读读这首诗——《石榴》。
生4:“乐得/肚子/开了花”。
生5:也只有一句话,说得真像石榴哦。好简单,好有趣。
师:再念一首童话诗给你们听听——《不学写字有坏处》。“小虫写信给蚂蚁/他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我想你/蚂蚁收到他的信/也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看不懂/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怎么办呢?”(举起一片有3个洞的树叶)小朋友们,这就是小虫写的信哦,你想说什么?
生6:这是真的吗?让我们瞧瞧。
生7:太神奇了,太好玩了。
师:其实写诗很简单:分行写,写什么都不会错,不用老师教。想不想写?
生8:想!
童诗课的导入需引人入胜,好比提琴家上弦,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然,好的引导不仅仅只是一节课,而是长期铺垫。有位诗评家说:“只读不写,眼高手低;只写不读,眼低手也低。”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了读诗与写诗的关系。许多时候造成写诗难的重要原因,就是孩子们诗读得太少,所以写诗之前必须引导学生从读诗入手。我们可以利用早读和中午的时间,为孩子们深情朗诵诗歌,与孩子们一起欣赏诗歌的妙语佳句,品味诗歌的独特语言。同时,让孩子们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童诗创作活动。耳濡目染下,小诗人的气质自然会愈发明显。
范例引领,着手写作
写作离不开模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范本进行童诗写作。有了范本这一依托,学生比较容易上手,也比较容易成功。
教材中本身就有丰富的童诗素材,比如当学生学习了课文《雨点》和《鲜花和星星》后,我们就可以分别让学生仿照课文学写童诗。
雨点(原文)
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
雨点(学生习作)
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跳舞(滑滑梯)。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花朵上打滚(睡觉)。雨点落在玻璃上,在玻璃上敲鼓(唱歌)……
孩子们“仿”的是诗的结构、语言,“作”的是生活的影子,童心可见,创意无限。仿写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我们可以让学生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把童诗写出来,不一定要整小节,可以只是一个词或一句话。慢慢地由易到难,这样既降低了习作难度,又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在仿写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习作有“仿”缺“创”的现象,感觉写出来的诗千篇一律。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教师要进行自我反思,是不是对原诗的学习不到位,如果学生对童诗一知半解就急于仿写,情感体验自然很难激发出来,个性化语言自然难以流淌笔尖;第二,选择的内容是否适合仿写,不要为了仿写而仿写,那样孩子会觉得难度较大,只专注于“仿”而无暇顾及“创”;第三,“仿”前交流不充分,学生思维没有打开。只有在教师点拨和师生交流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拓宽思路、触发灵感;第四,教师“导”得过多。教师往往会担心孩子想得不够周到、完美,习惯性过多地指导学生写作,有些学生“向师性”比较强,为了迎合老师,就很难创作出彩的“作”品。
留心日常,适宜引导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抓住一些契机加以引导,让童诗写作“无孔不入”。
有一次,在主题为《妈妈,我爱你》的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跟妈妈说说心里话。一个学生说:“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妈妈是一棵大树,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大树间飞来飞去。”我说:“妈妈变成了一棵挡风遮雨的大树,多有趣啊。你可真像一个小诗人,还有谁愿意来做这样的小诗人?”于是,许多孩子尝试着给妈妈创作小诗,一首首可爱的童诗就这样诞生了。
还有一次,学校的张老师借我们班学生上了一节童诗课——《爸爸的老师》。在快下课时,张老师引导学生把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写下来。一会儿工夫,孩子们就写道:“在我生病的时候,老师摸摸我的额头,就像是我的妈妈。”“老师,您长得真好看,比春天里任何一朵花都美丽。”“老师,我手受伤的时候,是您给我消毒、贴创可贴,谢谢您。”
接着,张老师将这些句子加上一个个小竖线,把长长的句子断成了一行行长长短短的小诗,再让这些孩子伴随着轻柔舒缓的音乐,朗诵重新断句的小诗,一首首写给老师的诗就油然而生了。小诗来得那么悄无声息,教师指导得那么细致无痕。孩子们在这节课上,学习了一首童诗,还创作了一首童诗。可见,精彩真是无法预约。
由此及彼,创生佳作
教师可以任意给学生两个词语,引导学生利用想象将他们连接起来。学生迸发思维的火花,自然也会激发情感,创作出新鲜的诗句。
比如:小鸡、米粒。看到这两个词语,我们马上会联想到小鸡最爱吃米粒,可吃米粒时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编故事,再把故事改写成短小的童诗:
小鸡吃米(学生习作)
叽叽叽, 叽叽叽
跟着妈妈学吃米
米粒米粒撒在地
小鸡小鸡抢一起
还有一个没抢到
踩到一只小爪子
叽叽叽, 叽叽叽
不吃米粒来斗气
急得妈妈直拍翅
联想法是写好儿童诗的一个好方法。有了联想,就可以把世间万物联系起来,从而使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童诗内容就变得更充实,构思更精巧,语言更生动。
正如有人所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之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我们的孩子想象丰富,这本身便是创作童诗的优势。不过,联想是需要建立在丰富的积累基础上的,所以平时还要注重积累,学习知识,体验生活,沉淀情感……
—— 教学反思 ——
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在童诗写作指导过程中,应该端正态度,循循善诱,由扶到放,努力做到不“缺位”,如避免目标不清,内容随意,方式单一;努力做到不“越位”,如避免面面俱到,启发指导过多过细;更多的要追求“本位”,如引导学生阅读童诗,在泛读、赏读、品读中感悟诗韵、诗境。
此外,教师应该立足生活,在持续积累中提炼写作素材、丰富语言;加大评价激励,在反馈中释放学生的写作动力。
当然,对孩子写诗不宜太严格,可以只提一个要求:读着朗朗上口即可。这样,你就给了孩子们一片草原,他们才敢想、会想、多想,他们才会变成一个个精灵,徜徉在童诗的天空,在童诗世界里润泽一个诗意的童年。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