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区: 大数据引领区域变革
开栏语:伴随教育硬件设施的迅速更新和软件配置的高度智能化,新一轮教育信息化浪潮已扑面而来,人们在追求教育个性化、智能化的同时,又面临学习方式变革与成长方式转型的诸多矛盾。作为教育人,应该如何面对,以区域为单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又有怎样成功的探索?本报特别开设“教育信息化”专栏,以探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育新发展,展示教学方式、学校文化、师生交往等方面理念与实践的变革经验。
海珠区是广州市的老城区之一,珠水环绕,润泽一方,是历史悠久、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生态绿岛,素有“海上明珠”的美誉。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海珠区东、西部教育水平的不均衡问题日益凸显。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难点。为此,海珠区教育局以“教育信息化促均衡发展”作为教育战略和工作抓手,全面撬动区域教育的新变革。
让数字变成数据
在传统的教育管理中,管理者面对的总是一堆生硬的数字:教师数、学生数、考试分数……面对区域差异,海珠区思考着如何让这些数字“活”起来,切实关联到影响这些数字的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因素,形成真正的“数据”。
为此,海珠区教育局与科技公司合作研发了“海教通”教育综合应用平台。该平台采用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不同格式的文件展示和储存,支持具有统一身份认证的移动实时交互,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实现家校沟通、创建个人学习知识树、学生成长档案、数据智能分析、课堂教学支持系统和校园一卡通等功能。从去年4月开始在全区108所学校推广应用,形成泛在化、个性化学习环境,提供智能化、集成化校园管理及人本化、效能化教育教学服务,使学校的信息化环境与教育教学实践和谐交融、相互促进。
今年,海珠区又引入了“悦卷星”系统,挑战传统的手工阅卷模式。起初,教师们有顾虑,担心花费过多时间学习烦琐的电脑操作,试卷分析是否是教师们想要的内容……然而,采用“悦卷星”系统后,只需将用普通纸打印的答题卡,在考试结束后整齐放入高效的扫描仪进行自动阅卷。譬如一所学校700份试卷,只需要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阅卷工作。阅卷结束后,无需教师再进行分数核对统计,“悦卷星”后台直接生成成绩单,并有题目相关分析,清晰明了,细化到每一个考核的知识点,关联到每一位学生,使任课教师更能清楚教学的轻与重、放与收,以及学生学习效能的差异性。让以往生硬的考试“数字”,变成了详细分析知识点和学生差异化水平的生动“数据”,最终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和改进教学方法。
让沟通移动互联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参与,家校沟通一直是教育的一个重要话题。如果家庭与学校能合力关爱孩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建立一个高效沟通渠道,孩子的成长必将会更加顺利。
海珠区开发的“海教通”平台,正好为学校和家庭搭建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让家校沟通变得更加便利,也让教育实现了从单元体到多元体。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实现对等的共享与沟通,打造了一个人人都可参与的平台,用信息化的手段创新教育。对于传统教育而言,这是一次从时间到空间、内容、结构的颠覆性变革。
同时,为了提升教师素养,海珠区教育局结合“海教通”平台的应用,探索从“线上”到“线下”(O2O)的混合培训模式。教师通过参加面对面培训和网络课程学习,带着教学实践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疑问,在“海教通”平台协作学习群与同伴深入交流、答疑解惑。同时,通过教学实践,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完成培训应用环节,实现从线上到线下的混合学习,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O2O混合培训模式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东部研训”,构建以专家、教研员、省级示范学校教师、东部薄弱学校教师为主体的网络学习共同体,使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研员之间、教研员与专家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在研训实施过程中,既有面对面交流,也可借助网络云平台,不同区域的教师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实时互动、教学观摩和研讨。优质教育资源跨越了空间的限制,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引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伴随海珠区依托技术推动教育变革不断升级,未来该区还将推进教育综合管理大平台建设,形成覆盖全区互联互通的大数据云服务体系,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升教育治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式。
让课堂突破局限
如今,教育资源正经历平台开放、内容开放、校园开放的时代,这是前所未有的。新的教学范式如慕课、翻转课程等层出不穷,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极大挑战。面对教学方式改革浪潮,如何反思和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如何客观认识新型教学方式并做到有效消化和吸收?这是值得教育管理者思考的问题。海珠区教育局以信息化教育为主线,倡导让课堂突破界限,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瓶颈,形成教学新气象。
在“海珠区中小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课评比活动”中,全区师生和家长可以利用移动终端或电脑在“海教通”平台观看和参与“我最喜爱的微课”网络投票,总浏览量达8.1万人次,总投票数超过1万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影响的对象包括学生和家长,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这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德育深度融合的一个成功案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目标,就是改变教与学的模式,其落脚点与发力点在课堂。在“海珠区数字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交流活动中,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的初中数学“双反馈三阶段翻转课堂”,展示了课前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完成并提交自主学习任务单,教师利用“海教通”平台的手机阅卷功能轻松获得学生自主学习的反馈数据,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课堂借助一体化机、微课笔等信息化手段,突破疑难、梳理深化和堂清检测;课后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看微视频,进行堂清习题的校对,实现个性化学习。帮助教师巧妙地将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水平。
广州市南武中学的“学创空间”引进美国原版STEM学习项目,以项目学习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核心,通过动手实践,推进跨学科融合。课堂上,学生自己探索、主动学习和思考,教师在关键处点拨。探索取代传授,过程取代分数,在动手的基础上学习理论,培养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整体提升学生素养。
除此以外,区内学校关于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硕果累累:绿翠现代实验学校的“绿翠教育+电子书包”,有助于学生快乐成长;实验三小的“互联网+”道德实践教育,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南武实验小学的“海教通课堂互动系统”,在各学科教学中常态化应用,有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知信小学的“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教学实验”,让教师带着现代科技理念上好每一节课……
近3年来,海珠区先后通过了“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终期督导验收”、“广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暨规范化幼儿园督导验收”;2012年、2014年先后被认定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中考成绩稳居全市前列。
海珠教育人用果敢的魄力、大胆的创新和扎实的工作,逐步向“基于公平、追求卓越,办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海珠教育”的愿景迈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