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学而导,让教学内容“软着陆”
前几天,听一位青年教师执教《掌声》一课,教学大致是这样几个步骤:一是谈“掌声”,导入新课;二是检查生字读音,分段朗读课文;三是出示文后生词,指导理解词语;四是小结解词方法,进行迁移练习。课后与该教师交流,谈及这样设计的依据,她说:“现在不是倡导语文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吗?我这节课就是教学生如何理解词语。”
不可否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很明确,但课堂呈现的词语真的来自学生的学情吗?教学,难道就是简单告知知识或讲解方法?
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也,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善教之者。”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也曾指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教学。”
两位教育大家的话启示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而不是一味地讲解,全盘授予。教师的“教”,必须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如果不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起点,仅凭教师的想当然设定教学内容,很难产生真正的有效教学。
由此,我不由得想起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小稻秧脱险记》的课堂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学生读课文,画词语。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把不懂的词语写在小黑板上)
师:请写好的小朋友把小黑板送过来(教师把小黑板挂到大黑板上。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请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学生读词语)
师:这些词语,有的需要老师帮助,有的自己读课文就能理解。请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想想词语的意思。我相信,通过读课文,你们一定能理解这些词语。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读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理解了“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等词语的意思了。谁知道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
(教师把几位举手的学生请到讲台前)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学生从四面把教师围住,所有学生大笑)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双手叉在腰上。
生:(双手叉腰,恶狠狠地大声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
(众生一愣,一时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此时,他们应该干什么?
生:他们应该上前去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低下了头)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
生:厉害,凶!
师: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
生:野蛮。
师:讲理不讲理?
生:不讲理。
师: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
生:不让。
师: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
同样是教词语理解,于永正的课堂就让人如沐春风,毫无半点生硬之感。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无论是生词的确定,还是教学策略的选用,一切都那么自然、和谐。于永正没有像那位青年教师那样一厢情愿地呈现教学内容,而是顺着学生的学情生成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自然是鲜活的,原生态的。
在此基础上,于永正也没有简单地去讲解、告诉,而是话锋一转,顺势而导,鼓励学生自己通过读课文来理解。这个方法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随后,于永正让学生自读、自演、自悟,使本课的教学内容轻轻“着陆”,从而实现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从学生的真实学情出发,顺学而导,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让教学内容“软着陆”,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